海东地区互助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1-10-23 海东地区互助县统计局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精神,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了我县经济的发展。2006年全县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03961万元,比年初增长27.74%。其中企业存款14508万元,比年初增长6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69734万元,比年初增长22.32%。各项贷款余额57036万元,比年初增长2.75%。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国内人险业务总收入为220万元,比上年下降7.95%。财险收入636万元,增长28.48%。

七、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县文化事业机构28个;县乡共有文化活动室21个,电影事业机构2个,图书馆1个,共藏书7.2万册;专业技术表演团体1个。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2006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200万元,高考升学率达到了73%,全县普通中学32所,小学248所。招收新生16303人,其中:中学9271人,小学5177,职业教育1836人;毕业学生15919人,其中:中学9807人,小学5164。年末在校学生65873人。

卫生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县卫生机构共有33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21所,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87张,卫生事业人员6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45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07‰,自然增长率为7.48‰。年末总人口375151人,比上年减少198人,计划生育率为99.6%。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18名,就业再培训1059名,安置就业1458名,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低保人数达3540人,保障金293万元,全县累计发放职工工资2.8亿元,同比增长28.4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815元,为1719名参保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28.26万元,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025元,比上年增长12%;对4679户2.06万名困难群众和768户特困户进行了救助,共发放慰问金、面粉、衣物等折合人民币4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62元,比上年增长13.03%。

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06年全县行政区划比较大的调整,双树乡和沙塘川乡合并为塘川镇,林川乡和边滩乡合并为林川乡,五十乡、五峰乡改建为五十镇、五峰镇,行政区划由原来的5镇16乡调整为8镇11乡。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双达标”、“双试点”,兑现奖励资金57.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加率为91.78%;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48起,侦破160起,侦破率为46.5%,治安案件248起,查处246起,查处率为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