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3 武威市天祝县统计局

天祝藏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7年3月22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全县经济总量、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和改革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10.33%;第三产业增加值6.39亿元,增长15.53%。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5.93∶36.32∶47.75调整为14.60∶36.54∶48.86。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4.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58万人,2006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668人,新增就业岗位1007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0人。2006年全县失业人员960人,累计失业人员172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274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县一般预算收入为4940万元,增长34.60%。财政支出完成39093万元,增长16.15%。

二、农业

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91亿元,较上年增长7.0%。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0.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8.21万亩、油料作物3.63万亩、其他作物4.08万亩。

由于频繁发生的干旱、雪冻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38408吨,较上年下降0.13%。油籽总产量3849吨,下降22.77%。

蔬菜生产在扩大品种和提高品质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3.87万亩,产量38564吨,比上年增长54.15%。

建成特色种植示范点28个,落实订单面积3.5万亩,较上年增加1.1万亩。特色种植达到14.98万亩,较上年增加3.5万亩,建成人参果、红提葡萄种植大棚1563座,栽培食用菌702万袋,高原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特色种植业产值达到7029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0.41%。

生态建设平稳发展,植树造林成效显着。全年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面积1000亩,封山育林1400亩,义务植树40万株,培育各种苗木611亩。

畜牧业生产运行良好,特种养殖增势强劲。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12亿元,较上年增长0.2%,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63%。

以实施“百组千户”舍饲规模养畜扶贫工程为载体,建成舍饲暖棚7500座、人工牧草基地8万亩;发展舍饲规模养殖示范村13个、示范户624户;改良培育优质细毛羊5万只,发展经济杂交肉羊2.2万只,黄牛改良达40%。

国家对我县农民的粮食直补资金达116.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29.0万元。

三、工业

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73亿元,增长9.74%;完成增加值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32亿元,增长19.48%。

24户考核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2亿元,增长19.4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2.96,较上年提高28.91个百分点。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经济指标呈“四升三降”态势。既:总资产贡献率5.97%,比上年增长2.8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0.99%,增长16.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94%,下降1.4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38次,减慢0.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52%,下降0.9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53769元/人,增加10166元/人;产品销售率77.60%,下降8.01个百分点。24户考核企业中亏损企业10户;增加2户,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70.2万元,盈亏相抵后净利润834万元。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0.42亿元,增长19.38%;总收入19.0亿元,增长18.75%;实现利润1.75亿元,增长24.26%,税金0.32亿元,增长34.17%;实现增加值6.12亿元,增长21.04%,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23.72%。

四、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93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93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923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600平方米,其中住宅28600平方米,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804元/人。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建筑安装87821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11280万元,其他费用12601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72913万元,个体投资6674万元,其他32115万元;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11000万元,增长204.0%;第二产业85821万元,下降9.33%;第三产业14916万元,增长55.18%;按隶属关系分:省属项目投资54600万元,下降20.67%,县级项目投资46637万元,增长54.6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465万元,增长17.64%;按投资规模分: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项目12个,完成投资92968万元,增长49.55%,占投资总额的86.18%;1000万元-5000万元的项目31个,完成投资57142万元,增长3.71%;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投资13000万元,增长34.85%。

五、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103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9%。

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90万人(次),与上年持平;客运周转量3000万人公里,下降41.22%;货运量380万吨,增长30.16%;货运周转量24200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良好。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3593万元,增长11.8%。截止2006年底,电信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2.41万户,比上年下降0.0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0.6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0.84万户,小灵通用户0.78万户。移动通讯快速发展,全县移动电话用户3.40万户,比上年增加0.95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640户。2006年移动、联通公司的接收塔达到75座,比上年增加33座。邮件投递线路41条,投递里程76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