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靖边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56.2亿元,比去年增收15.43亿元,增长3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1亿元,比去年增收2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收入37.49亿元,增长45.1%;地税部门收入11.18亿元,增长29.1%;财政部门收入7.52亿元,增长20.1%。 全年县本级财政支出14.57亿元,比去年增支2.58亿元,增长21.5%,其中:人员工资及津贴支出5.7亿元,增长7.9%;社会保障经费支出1.59亿元,增长43.2%;各项政策性支出2.64亿元,增长1.9%;农科教卫等重点项目支出3.32亿元。 全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88亿元,比年初增加18.3亿元,增长33.5%,其中:企业存款25.97亿元,比年初增加9.39亿元,增长56.6%;储蓄存款32.85亿元,比年初增加3.4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51.06亿元,比年初增加15.66亿元,增长44.2%,其中:短期贷款22.52亿元,比年初增加4.54亿元,增长25.2%;中长期贷款28.43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亿元,增长63.3%。 全年拥有保险机构17家,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21亿元,增长3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02.7万元,增长42.1%;人寿险保费收入3862.9万元,增长28.3%。保险业务理赔支出3490.1万元,增长11.3%,其中:财产保险3114.3万元,增长11.6%;人寿保险375.8万元,增长9.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安排科技项目31项,投入科技专项经费达3362.56万元。共实施科技创业、技术开发项目14项,引进各类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各类新技术10项,直接服务农户1000余户。完成了全市马铃薯科技示范中心基地建设;建成总面积达1000亩的科技示范基地和种薯扩繁基地。调入微型薯50万粒,实施“一分田”工程100亩。实施了万丰辣椒大田推广1000亩,平均亩产8000斤,亩产值达5300元。示范推广由我县科技特派员高立荣培育出的国内第一个优质荞麦杂交种子-榆荞4号荞麦优良品种5000亩。榆荞4号荞麦研究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无荞麦杂交种的空白。据统计,榆荞4号平均亩产达450斤,较传统荞品种平均亩产高出150斤。组织申报了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4项,计划争取资金200万元。 全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共17项,完成财政预算投资3656.62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7.6%。全县高考再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185人,上线率达34.2%,比去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上线率位居全市第三位。 九、文化、体育、广电和卫生 全年成功举办了书法、绘画、剪纸、摄影等文化艺术展览以及第二届“相约信天游故里”民歌大赛等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三下乡”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娱活动。编排大型眉户剧《屠夫状元》、《陕北婆姨》和大型歌舞《统万风》等。编辑出版了反映靖边人文历史、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现代成就的大型图书《留住时代-360°图文靖边》和摄影集《沙芡凝香》。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影剧院1个,建成1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 “农家书屋”135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保护名录21项,“靖边跑驴”和“信天游”已分别申报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制作完成了“霸王鞭”、“荞面系列饮食”、“抬篓子”、“单人摔跤”、“黄蒿界腰鼓”、“哑铃”、“剪纸”、“靖边说书”的影像录制工作。新发现文物点775处,极大地丰富了我县文化遗产的种类和内涵。 全年共举办全县大型体育比赛七次,组织出县、市参加大型体育比赛四次,并在“三省十一县(区)”篮球邀请赛和“三市十一县”乒乓球邀请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举办了中国?靖边“森达杯”首届沙漠场地越野赛,有力提升了靖边对外知名度。 全县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收中转台(站)20个,数字微波中继站19个,有线电视台1个,传输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45套,其中:自办节目2套。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广电宽带用户1200多户,发展数字微波用户达2.3万户;信号覆盖率达90%,“村村通”电视设备14574套,2010年,率先在全国县级城市开通了手持电视系统,发展手持电视用户1000余户,开通了91.6MHZ交通广播,信号覆盖公路沿线及各乡镇政府驻地,实施了50套城市智能广播,广播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7个,其中: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33家;村卫生室196个;私人诊所28个。各类医院、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24人,其中:执业医师320人,执业助理医师200人;拥有医疗床位1188张,标准床位1048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24.97万人,比去年增加1.57万人;参合率达到9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100344户,比上年增加了6489户,增长6.9%;总人口328561人,比上年增加了12951人,增长3.9%,其中:农业人口28.11万人,增长5.3%;男女性别比例为107︰100。出生率9.44‰,死亡率2.3‰,自然增长率7.14‰。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24亿元,年平均工资3930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2元,比上年增加3106元,增长17.2%;人均消费支出16972元,增长16.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99元,比上年增加1568元,增长2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24元,增长17.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0︰1缩小到2.8︰1。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10000元,比年初增加424元,增长4.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20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其中安置“4050”人员80人;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安置了398名高校毕业生和11名靖边籍硕士研究生;培训农民工1.6万人次,农民工一般技能培训0.7万人次;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5.42万人次,其中:初出就业半年以上0.7万人,共创经济收入6.1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