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榆林市府谷县统计局

府谷县统计局

2011年3月3日

2010年,是府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实施创新转型、跨越发展十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首次跨入“全国百强”、“西部十强”,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97亿元,增长2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226.85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35.37亿元,增长16.8%。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41:85.29:13.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338元(折合16358美元)。在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7.39%。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2亿元,增长51%,其中:种植业4.04亿元,增长46.59%;林业0.24亿元,增长40.28%;畜牧业1.72亿元,增长71.47%。实现农业增加值3.75亿元。

全年粮播面积48.59万亩,较上年增加0.38万亩;粮食总产量73456吨,增长3.59%。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完成人工种草10万亩,生猪饲养量7.5万头,羊子饲养量26.5万只。肉类总产量5394吨,禽蛋产量2535吨。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造林绿化成效明显。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绿化进度加快,全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28万亩,增长10.8%。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9%,林草覆盖率达到53%,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70处,解决了370个自然村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基本农田8500亩,其中:水地2000亩,坝地1500亩,梯田5000亩。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9万千瓦,增长6.9%。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1.17亿元,增长4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4.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8.14%,增长41.4%;规模以下工业产值6.8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6%,增长18.9%。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3.79亿元,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1.46亿元,增长26.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10%。

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增长41.7%。实现利税112.76亿元,增长50.57%(利润70亿元,增长55.56%,税金42.76亿元,增长43.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1.45亿元,增长49.88%(利润69.27亿元,增长54.76%,税金42.18亿元,增长42.5%)。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原煤6008万吨,增长29.93%;兰炭406万吨,增长38.71%;水泥93.6万吨,增长10.12%;电石24.19万吨,增长28.67%;硅铁10.2万吨,增长21.57%;金属镁14.84万吨,增长18.25%;发电量124.09亿度,增长35.5%。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3户,比上年增加6户。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1.8亿元,增长54.63%。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内施工项目26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07亿元,增长39.77%。按隶属关系划分:中省市完成投资81.99亿元,增长63.07%,县本级完成投资132.08亿元,增长28.38%。按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61亿元,增长392.1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6.68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78亿元,增长76.26%。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1.7万平方米,增长21.2%,完成投资4.36亿元,增长19.8%。商品房竣工面积5.3万平方米,增长12.3%;商品房销售面积10.3万平方米,增长8%;商品房销售额4.2亿元,增长16.5%。

五、交通、邮电

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运输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通乡油路覆盖率100%,行政村公路通车率达到100%。全年完成货运量6863.5万吨,货运周转量102.95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88.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85.64万人公里。

邮政通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邮政通信业务收入2.86亿元,增长3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9222户,移动电话用户336639户(中国移动217914户,中国联通102403户,中国电信16322户)。

六、商业贸易

内需拉动效应明显,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05亿元,增长14.84%。按城乡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1247万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9289.9万元。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1522万元,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75230万元,住宿业实现销售额3877万元,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7324万元,其它12583.9万元。

七、财政

财政实力大幅提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3.59亿元,增长51.2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66.5%。财政支出25.48亿元,增长86.7%,其中:农业支出31888万元,增长203.17%;科技支出4562万元,增长99.82%;教育支出76679万元,增长79.0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158万元,增长143.4%;医疗卫生支出31093万元,增长292.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834万元,增长160.63%。财政支出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达66.8%。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1.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69亿元,增长24.5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1亿元,增长31.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亿元,增长20.08%。金融机构发放各项贷款余额151.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92亿元,增长26.7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3.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84亿元,增长37.88%;中长期贷款63.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31亿元,增长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