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旬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移动车辆43741辆,其中民用汽车2630辆,摩托车35738辆,载货汽车4492辆,客运车辆231辆,其他车辆650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14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达到20602户,其中: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420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2065户;报刊发行150万份。 六、贸易业 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007.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镇零售额55636.6万元,增长19.9%,乡村零售额为40371.3万元,增长16.6%;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4890.8万元,增长16.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117万元,增长29.5%。 年末批发业法人单位14个,网点169个,从业人员684人;零售业法人机构51个,网点3820个,从业人员7650人;餐饮业法人机构13个,网点379个,从业人员1485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7亿元,增长5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11万元,增长41.4%。财政总支出9亿元,增长48.6%。其中,农林水支出16047万元,科学支出322万元,教育支出20107万元。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8.27亿元,较上年增长2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75亿元,增长27.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396亿元,较上年增长13.5%。其中,农业贷款6.486亿元,较上年增长23%。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各类保险机构全年承保额4.06亿元。其中,农业险1.54亿元。保险机构保费总额6934.3万元,已决赔款890.3万元。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2010年,科技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推广科技宣传,实施科技项目,加快科技转换,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截止2010年底,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读书馆图书总藏量4.2万册。全县共开辟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2处。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各级学校总数146所。其中,普通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2所,学校分布趋于合理。全县各级学校专任教师2514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909人,小学专任教师1605人。年末在校学生36913人。其中,中学生数16840人,小学生数200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44%,初中升学率达到100%,高中升学率为91.4%。 年末全县各类医院、卫生院共16所,医院、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630人,其中医生397人,床位数600床。全县卫生防疫人员56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91‰,婴儿死亡率为1.2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持续保持较低增长速度。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84748人。其中,农业人口203825人,非农业人口80923人。全县总户数为81751户,户均人口3.48人。全县出生率为9.5‰,死亡率为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8元,较上年增加788元,增长2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0.31平方米,农村彩电普及率达到130%,农村电脑普及率为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6元,较上年增加2047元,增长15.2%。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9460万元,较上年增加9889万元,增长24.9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358元。 2010年,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数10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584床;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756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9909人,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825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5062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为1705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960人。 十、资源与环境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787.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0.7平方公里。造林绿化工作成绩显着,当年造林520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2%。 土地资源管理取得成效。年末全县实有耕地27656.36公顷,较上年新增44.63公顷,增长0.16%。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建成污水处理厂1处,垃圾处理站1个。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注:人口指标中,户籍总人口和总户数由公安部门提供;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由计生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