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渭南市合阳县统计局

2010年,合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先进位、富民强县”主题和“五县”建设目标,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县域资源,全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三大三创六做”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一、综合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40.27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45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82亿元,增长13.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3.5%,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3,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下降4.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9070元,较上年增加1668元,增长14.1%。

地方财政收入10009万元,比2009年增长5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5亿元,增长56.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4亿元,增长29.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7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0元,比上年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3761元,增长25.1%。

二、农业

农村经济亮点纷呈。我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6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13.29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0.39亿元,增长9.1%;牧业产值突破2.45亿元,增长10.7%;渔业产值0.26亿元,增长5.0%;服务业产值1.25亿元,增长0.5%。农业实现增加值9.45亿元,增长7.5%。

年末耕地总资源94.26万亩,常用耕地87.4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3.58万亩,复种指数上升至130%。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粮食生产再度丰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5.73万亩,夏粮面积40.3万亩,减少0.9万亩,下降2.2%;秋粮面积45.74万亩,增加0.69万亩,增长1.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9.2万亩,减少0.6万亩;玉米43.73万亩,增加1.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95万亩,增加1.1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68万亩,增加0.73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平均亩产分别为27.49万吨、321公斤,较上年分别增加了2.74万吨和33公斤,增长11.1%和11.5%。其中小麦总产8.81万吨,下降8.4%;玉米总产18.15万吨,增长13.4%。

经济作物生产全面增长。全年棉花总产0.65万吨,增长25.1%。烤烟总产0.04万吨,增长36.8%。油料总产0.46万吨,增长20.9%。蔬菜总产15.7万吨,增长19.1%。水果总产31.38万吨,增长14.2%,其中苹果总产28.47万吨,增长13.1%;葡萄总产1.41吨,增长42%。

全年造林5.9万亩。核桃产量100吨,增长17.6%。花椒产量780吨,增长20%。

畜牧业生产增长迅猛。全年出栏猪、牛、羊分别为110239头、1630头、26640只,较上年分别增长12.0%、4.3%、13.5%。年末牛存栏为29880头,增长4.3%。其中奶牛存栏24897头,增长3.2%。猪存栏11.84万头,增长8.2%。羊存栏4.7万只,增长12.2%。家禽存栏73.82万只,增长98.4%。

全年肉类、禽蛋、奶产量分别为9289吨、3230吨、39609吨,同比分别增长19.4%、2.8%、22.4%。

年内新购奶牛5128头,其中进口澳牛3000头,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5个,其中新建千头奶牛场3个,千头奶牛场累计达到5个。累计建成奶牛养殖小区和机械化挤奶站各104个,皇甫庄浩大、城关百利被列为全省首批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蔬菜效益大幅提升。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47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2360吨,增长11.7%。蔬菜面积达到8.7万亩,增加1.36万亩,增长18.2%。蔬菜总产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9.1%,产值1.79亿元,增长69.5%。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争取扶贫互助资金261万元,争取省扶贫贴息100万元。新增3个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村,扶贫互助资金村增至20个。争取移民搬迁资金327万元,启动实施了路井镇乳阳、洽川镇南寨园、金峪镇小寨3个村的扶贫搬迁。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大大改善。至2010年底,全县农机原值达到1.75亿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50台,小型7120台,联合收割机401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5台),保护性耕作机械719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695台,植保机械2634台。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5.0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4%。全年机耕面积77.31万亩,机耕率为88.4%;机播面积66.97万亩,机播率为76.6%;机收面积53.54万亩,机收率为61.2%。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44991吨,增长16.0%;农膜使用量905吨,增长18.0%;农药使用量291吨,增长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整体实力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4亿元,增长29.4%。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85亿元,增长21.5%;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7.6%。

主要产品品种增加、产量有升有降。品种由16种增加到22种。原煤270.81万吨、焦炭13.4万吨、混合饲料10801吨、水泥15.81万吨,小麦粉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0%、54.7%、6.1%、3.9%、46.6%;果汁21802吨、油漆7724吨、免水胶带125万平方米、食用植物油1562吨、液态奶1552吨,同比分别下降36.2%、25.0%、9.4%、63.8%、29.6%。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35亿元,增长28.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889万元,较上年增加1.01亿元;实现税金1.5亿元,增长42.3%。

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0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工程结算收入22437万元,同比增长1.7倍;实现利润2517万元,增长7.2倍。竣工房屋面积1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10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5.4亿元,同比增长60.8%,超计划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5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8.93亿元,增长58.0%;农村及跨地区投资完成31130万元,增长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