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10-21 渭南市合阳县统计局

2010年,我县实施重点公路建设项目10个,完成投资9546万元,改造县乡公路50公里。年终县乡村好路率分别为:县道93%,乡道82%,村道80%。公路旅客运输量222.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095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为111.2万吨,货物周转量11907万吨/公里。农村公路绿化率80%以上,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全省交通运输示范县。

邮政通信业较快增长。2010年,邮政业完成业务收入1643万元,同比增长2.1倍,通信业完成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07万户,较上年减少21.5%。其中,市内用户1.52万户,乡村用户4.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01万户,较上年净增3.1万户,增长18.3%。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数为26.08万部。

互联网普及速度较快,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7180户,同比增长63.9%。政府网站再次改版,政务公开力度加大,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及时,一度被网友评论为“全国最敬业、最给力、最牛政府网站”,累计点击率170万人次。

景区开发速度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县上紧抓福山景区开发、处女泉和夏阳瀵景区提升改造、自然生态园和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723万元。截至年底,洽川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40%;门票收入418.8万元,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长20%。

八、财政、金融

2010年,合阳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09万元,较上年增收3742万元,增长59.7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为:增值税完成1242万元,增长26.35%;营业税完成2780万元,增长83.38%;资源税完成202万元,增长90.57%;专项收入完成681万元,增长37.02%;耕地占用税完成345万元,增长1.3倍。

地方财政总支出109980万元,较上年增支30982万元,增长39.2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072万元,增长21.13%;公共安全支出4494万元,增长18.42%;教育支出22712万元,增长13.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50万元,增长23.74%;医疗卫生支出7832万元,增长42.79%;环境保护支出3257万元,增长88.7%;农林水事务支出21772万元,增长55.51%;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性支出2738万元,增长60.8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8亿元,较年初增加11.25亿元,增长27.1%。存款总量持续攀升,结构有所变化。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84亿元,较年初净增5.79亿元,增长19.9%,占各项存款比重66%,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企业存款9.05亿元,同比多增3.08亿元,增长51.7%,占各项存款比重17.1%,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8.36亿元,新增各类贷款5.37亿元,增长41.3%,贷存比例为34.8%,较年初提高3.5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以农户农业和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为主,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卫生、体育及人民生活

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0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竞聘乡镇卫生院院长20名、基层医务人员283名。医疗队伍发展壮大,县级医院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10名,乡镇卫生院招聘专科毕业生40名。

2010年建设省市卫生项目3个,自筹资金项目4个。累计投资1334余万元,完成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工程;投资140万元,建成甘井中心卫生院住院楼;王村中心卫生院完成投资30万元。自筹资金48万元,对同家庄、百良、防虏寨卫生院门诊楼进行了修缮改造,累计改造面积1310平方米。为乡镇卫生院配置救护车3台,配置诊疗设备35台、件。

扎实推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接种门诊8个,市级示范接种门诊8个。全县0—7岁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单苗和全程接种率继续稳定在98%及95%以上。为18243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补种;为12749例适龄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强化接种,为广大儿童构筑了免疫屏障。

降消、孕免和预防出生缺陷等项目实施顺利,免费住院分娩3178人,补助金额241.2亿元。全年共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活动5次,监督检查431户,查处非法行医51户,取缔9家,没收医疗器械80余件、药品14箱,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完成了24个行政村健身路径建设任务,配送了健身器械和体育设备,城区健身广场达到6个,小区健身场所3个,年内配设健身器械36件(套)。县综合健身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郝秋焕、李小娟分别获得“金三角”太极拳剑比赛冠军,“会员杯”门球比赛我县获全市团体第二名,全市“体彩杯”第二届少儿运动会我县获县市团体第二。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21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5%;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840元,增长19.19%(未反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0元,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3761元,增长25.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移动电话201部、电冰箱85台、彩电134台、汽车10辆、电脑45台、空调42台。农民每百户平均拥有移动电话168部、电冰箱58台、彩电128台,摩托车65辆、电脑13台,洗衣机93台,太阳能8台。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21人,年内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00个,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975万元,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9559人,劳动力转移收入6.27亿元,增长16.76%。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工程顺利竣工,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25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0414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31000人。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669人、失业保险11371人、生育保险9352人、工伤保险6605人,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860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良好,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344595人,参合率继续保持98.3%,年内共有23932人次参合农民享受了住院合疗补助,补助金额3553.4万元,人均补助1484元,补偿比为48%,住院受益面达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