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一)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着。全年开工项目73个,其中,跨县项目3个,县级重点项目46个,房地产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同比增加7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3倍;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同比增加6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7.2亿元,同比增长4.9倍,重大项目的明显增多,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 (二)工业类项目投资增势强劲。今年我县确定的工业类项目开建16个,全年累计完成17.3亿元。占全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9.9%。其中:知堡煤化工业园、山阳煤化工业园、安阳煤化工业园、百良旭升煤矿、平政煤矿建设煤炭工业项目都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3,预计2012年全部投产。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00万元,办公楼主体和职工食堂主体已经完工。春德110万吨焦化生产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土地征用、围墙圈砌完成,办公大楼主体框架完工。甘井循环经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0.3亿元,甘泉路和南环路已经建成,东环路和春德路正在进行后期工作。合阳县粮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5万元,征地45亩,地面附着物赔偿结束,土地清表和围墙圈筑完成,仓库地基已经开挖。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积聚了后劲。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2亿元,在建9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凤凰西路西段建成通车。太姒路、九龙大道、建设路、西环路北延等主干道雨污管网铺设结束,“五纵六横”的城市道路格局形成。西环路、东大街、西大街等14条路段亮化节能改造工程、城区供水设施申都供水管道加固改造工程结束。四星级酒店秦晋大酒店完成投资3522万元,征地46亩,工程地基挤密桩夯筑接近尾声,大楼主体工程准备开建,大型职工社区澄合矿棚户区改造金水小区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55栋住宅楼主体已经竣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卫生垃圾填埋场完成投资450万元,主体建筑工程已经完工。城市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四)房地产投资热情不减,商品房销售依然活跃。2010年,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3.3亿元,较上年增长57.1%。商品房销售16万㎡,增长3.2%。商品房销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28.6%;商品房平均售价1688元/㎡,增长了25.1%。在买涨不买跌及利润增长的双重作用下,房地产商纷纷着手打造高层住房。 五、商业 2010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7亿元,增长18.9%。限额以下(包括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12.67亿元,同比增长16.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3亿元,同比增长29.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19.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7亿元,同比增长17.3%,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分行业看,我县批发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69亿元,同比增长3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1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14.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77.3%,两项合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高达88%,是市场平稳增长的主导力量。我县住餐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35.7%。 六、教育、科技、文化 2010年,教育工作按照“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以建促撤、群众满意”的原则,顺利撤并小学27所。全县普通高中4所,招生4065人,在校学生12236人;职高2所(民办学校未纳入),招生人数3360人,在校学生6294人;初级中学19所,招生人数5778人,在校学生30778人;小学130所,招生4269人,在校学生32591人。公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07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县高考参试5913人,一本上线534人,二本上线1491人,三本上线3257人,专科上线4779人,各类上线率继续稳居全市前列,5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落实得力。“蛋奶工程”惠及70所寄宿制学校28356名学生。三中三小建设正式开工,免除义务教育学段52838名学生公用经费3269万元,课本费494万元,补助8000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费750万元,确保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农村青壮年非盲率99.5%以上。发放高中资助款363万元,资助学生5715人次,办理大学生源地贷款4002人2397.5万元。 投入科技经费65万元,建立完善科技项目库、龙头企业培育、科技试验示范点、新农村科技示范村、专家大院等项目工程,深入组织开展第十七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及科技下乡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项(省级农业攻关与星火计划项目2个,市级科技项目4个)。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成百良、王村、城关3个镇级综合文化服务站。建成黑池南廉、坊镇福德、录井范家洼、城关刘家庄等10个村级文化娱乐广场,完成42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配发相关书籍7万余册。县戏曲协会表演的秦腔《割肉还母》获陕西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二等奖;民间团体自发组织各类文化演出30场次,16个数字电影放映队全年播放电影4900场,其中爱教片625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成功申报了合阳木雕、面花、面塑、唢呐吹奏、南社秋千绑扎等技艺为市级第二批保护项目,全县共有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5个,县级项目24个,命名的传承人120余人,初步形成了省市县村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艺术创作不断呈现。屈现民创作诗集《乌合集》、李笑迎创作戏曲小品《回乡》,新蕾剧团创新编排了跳戏《祈福》,《关雎诗刊》编辑发行至29集,影片《我的马丁老师》《白鹿原》等影片在我县境内顺利开拍。 有线电视入户率38.4%,新增《平安合阳》《科技园地》《群众热访》等栏目,全年共采编、播放新闻稿件1300条。制作专题节目70多期、广告信息5000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