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西安市碑林区统计局

碑林区统计局

2009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经济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8亿元,增长1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1.14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39.94亿元,增长15.5%,产业结构为:0:20.31:79.6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339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38.6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6.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2.86亿元,实现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4.9%。40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7.96亿元,增长20.33%,其中轻工业产值11.95亿元,增长49.54%,重工业产值46.01亿元,增长14.5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84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2%。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0.01亿元,增长39.4%,实现增加值32.42亿元,增长28.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5.38亿元,增长2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额107.51亿元,增长49.52%,占全部投资的55.13%,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12.39亿元,增长-11.9%;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7.59亿元,增长6.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完成61.63亿元。非公有制投资额完成117.0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4.3%。

四、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12亿元,同比增长1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7%。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1.32亿元,同比增长20.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98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共146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3.58亿元,同比增长21.52%。

五、对外贸易

全年利用外资到位数478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实际引进内资23.2亿元,同比增长-1.36%。

六、财政、金融

全区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94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6%,地方财政支出1009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9%,其中用于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54785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4.27%。财政总收入4229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5244.7元。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26亿元,同比增长21.8%。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数44448人,2009年专利申请量2220件,其中发明1300件,实用新型579件,外观设计341件;专利授权量840件,其中发明443件,实用新型266件,外观设计131件。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38所,毕业生数35152人,招生数30144人,在校学生数120936人,教职工8026人,专任教师5629人。其中:普通中学数38所,专任教师2739人,在校生49724人;职业中学8所,专任教师303人,在校生7694人;小学数46所,小学专任教师1764人,在校生38526人;幼儿园44所,专任教师794人,在校生144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38.3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31.13%。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量334.6万册。公用体育场1个(不含学校校内专用体育场),剧场、影剧院数7个。全区医院、卫生院数33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317床,卫生技术人员数6311人(在地口径7690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8人),其中医生2287人,卫生防疫人员数352人。婴儿死亡率3.43‰,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常住人口785200人。户籍人口748465人,其中女性人数355955人,年末总户数200231户,当年出生人口5066人,当年死亡人口2236人,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77‰和2.99‰,自然增长率3.78‰(公安数据)。按西安市统计局公布人口抽样推算数据,我区出生率7.40‰,死亡率4.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0‰。

年末从业人员数107517人,其中女性45013人,按产业分类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611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0906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65415万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64327万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4元,增长25.3%,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3874元,增长31.83%。

全区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5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53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7059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数5150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766人,按在地口径推算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7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587人,登记失业人员数161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

十、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

全区行政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户数165105户,天然气入户率82.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9平方米(全市城区平均数值)。

全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54万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663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372吨(大口径),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685吨标煤/万元,降低率5.65%(该指标为本年度计算上年度数据)。

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454件,犯罪人数662人,民事案件发案数4025件。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7人,其中工矿商贸死亡人数2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15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