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红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宫之年,面对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影响,全县小春减产近半,一、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较快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沉着应对,一面全力组织抗旱救灾,一面督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凭借大春丰收、投资快速增长及第三产业各行业持续增长,促使整个县域经济最终触底反弹,发展重返正轨,进而确保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66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0.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330万元,增长5.0%,五年间年均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752万元,较上年增长15.9%,年均增长17.9%(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9172万元,同比增长4.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580万元,同比增长2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545万元,较上年增长12.6%,年均增长12.1%。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从“十五”末的50:14:36调整为42%:18.1%:39.9%。人均GDP也从2458元增加到4654元,年均增长8.4%。非公经济增加值57343万元,占全县GDP的42.0%。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0年,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及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挽回旱灾损失,促使全县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9296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6.0%,五年间年均增长4.8%,其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41115万元、7484万元、38057万元、471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4%、15.4%、1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90万元,增长17.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3431万元,比上年增长9.6%,“十一五”年均增长10.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9671亩,增长1.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8668亩,增长0.9%,其中:甘蔗面积61071亩,下降1.7%,木薯面积44649亩,增长1.0%。粮经种植比例为60.6%︰28.9%。 畜牧业、渔业生产。大牲畜年末存栏数94350头,比上年减少0.8%;肥猪年末出栏数220536头,增长14.8%;肉类产量21489吨,增长10.4%;禽蛋产量1789吨,增长2.94倍。稻田养鱼84000亩,增长9.1%;水产养殖面积3720亩,下降2.9%,水产品产量3662吨,增长14.3%。 农业生产条件。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总资源数166142人;年末总耕地面积235460亩;有效灌溉面积14250公顷;水库蓄水量3628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1641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4万千瓦特,增长4.9%;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6029吨,增长3.9%;农村用电量2465万千瓦时,增长23%。 乡镇企业。全年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763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十一五”年均增长11.7%;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8400万元,增长13.5%;上交税金1131万元,增长63.9%;从业人员6755人,增长1.6%。 三、工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十一五”年均增长17.9%,其中:轻工业30394万元,增长19.3%,重工业7586万元,增长17.2%;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2914万元,增长51.6%;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5030万元,下降10.7%。产销率达89.9%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947.3万元,增长39.4%,产销率为83.2%;实现利税2967万元,增长61.8%,利润总额1852.9万元,增长185.4%;实现工业增加值5012万元,增长22.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7486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17.2%;单位产值能耗0.4596吨标煤/万元,较上年下降28.2%;万元GDP能耗为0.74吨标煤,较上年下降3.93%。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3%,整个“十一五”全县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是整个“十五”期间完成投资总额的1.9倍,年均增长23.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88394万元,比上年增长40.6%,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私人建房713万元,比上年下降73.6%;农村非农户(农村投资)完成投资11193万元,增长8.1%;房地产投资完成9786万元。按完成投资比重划分:工业投资占13.4%;交通运输业占39.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10.5%;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文体业占7.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7.3%,其他服务业占21.7%。全年施工项目112个,比上年减少17.6%,其中:新开工项目49个,同比减少55.9%。 2010年,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8%;竣工产值2106.3万元,增长51.2%;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69731元/人。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 2010年末,全县通公路里程1275.3公里,其中:省道58.8公里、县道521.7公里、乡道521.4公里、村道174.2公里。全县拥有客运车159辆,货运车1039辆。全年货运量65.14万吨、客运量45.22万人;货运周转量241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4341万人公里。 2010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090万元,移动通信业务总量289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0.5%、13.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650户,同比减少3.7%;移动用户57500户,同比增长22.1%。因特网用户2800户,同比增长7.7%。 六、商贸、旅游与招商引资 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十一五”年均增长19.2%。按地区分:城镇零售25137万元,农村零售14452万元,分别增长24.5%、7.3%;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总额2584万元,较上年增长1.1%,其中:国有经济实现1005.9万元,较上年增长56.6%;非公经济实现37005.5万元,其中个私经济实现24925.7万元,分别增长18.9%、26.4%;按行业分:批零业实现31260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8329万元,分别增长16.8%、20.6%。据工商报表反映,2010年末全县共有个体经营户3265户、从业人员5134人,分别较上年增长4.6%、-1.4%;私营企业103户、从业人员1768人,分别增长33.8%、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