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华坪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消费品市场销售 城乡交流活跃,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21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4709.6万元,比上年增21.2%;住宿和餐饮业1361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9%。从经济成分看:公有经济完成零售额38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非公有经济完成零售额6443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550.09万吨,比上年增长16.4%;公路货物周转量86022.9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7%;公路客运量124.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7%,公路旅客周转量8814.5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0.9%。 邮电通讯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328.98万元,比上年增长6.9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12.98万元,移动业务收入320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504万元,联通业务收入812万元。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191.88万份,比上年增长7.64%;函件4.5万件,增长3.7%;特快专递26264件,下降4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37万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增收节支成效明显。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超过3亿元大关,完成35839万元,比上年增长33.7%,增幅比上年上升8.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92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上年下降8.3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银行存款余额4657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储蓄存款310464万元,增长28.1%,各项贷款余额222282万元,增长34.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03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868904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商业性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4756万元,其中:财产险4926万元、人身险9830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7146万元,其中:财产险1839万元、人身险5307万元。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普九”成果得到巩固,“两基”工程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864.7万元,安排公用经费补助专项资金880.9万元。 全县有普通高中3所(含私立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9所,小学79所,幼儿园32所(含私立31所)。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88人,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20人,初中专任教师486人,小学专任教师1033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2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273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18人,初中在校学生6090人,小学在校学生12631人,幼儿园(含私立)在园儿童4253人,在校残疾儿童少年48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2.31%,小学入学率99.85%,升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0.9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3.29%,初中巩固率98.13%,初中辍学率1.87%。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9%,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74%。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城乡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57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各行业、乡村举办运动会48次,参加活动人数12.6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800人次,学校举办运动会40次,参加活动人数18600人次,比上年增加600人次,举办老年人运动会11次,参加活动人数3400人次,比上年增加780人次,全县体育人口已达62100人。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提高了处置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非营利性)14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630床,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7人,其中医生234人;个体诊所39个,个体诊所卫生技术人员78人,全县共设有58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1人。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报告11种法定传染病251例,报告死亡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53.05/10万,死亡率0。大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24%。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根据近年常住人口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初步数据进行推算,预计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3‰。 民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6938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5346万元,同比增长12.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908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5元,比上年增加743元,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0元,比上年增加4023元,增长36.6%。 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1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低于控制目标2.0个百分点。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达2975人。 统筹力度加大,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9500人,比上年增加1165人,其中参保职工7752人,比上年增加116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748人,比上年增加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318人,比上年增加398人,其中参保职工9391人,比上年增加53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927人,比上年减少13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442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473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621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947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384人。 福利事业继续巩固和发展,城乡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32人,比上年减少9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000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9个,其中:城镇福利院1个、农村福利院7个、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406床,收养人数26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