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艺术活动121场次,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万册,文物管理所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电影放映544场,观众12万人次。电视覆盖率为96.0%,广播覆盖率为89.0%。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继续增加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积极做好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改善城乡医疗卫生状况。投资1978万元实施区人民医院和七河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2010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数47个(包含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卫生室),床位147张。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5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13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55人,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69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9人,婴儿死亡率10.36‰,比去年上升了1.66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为94.25/十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7%。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丰富充实群众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末古城区境内拥有综合体育场馆1个,运动场43个,篮球场287块,足球场32块,活动室207间、地掷球门球场地65块,老年人排球场12块,健身路径7条,网球场5块,高尔夫球1块,场地面积达30.35万平方米。 十、职工与工资 职工工资收入平稳。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337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31人,同比增长4.5%;其中,在岗职工2955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40人,同比增长4.0%。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903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38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8363元,比上年增加2498元,增长9.7%。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34578元,比上年增加2214元,增长6.8%;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30434元,比上年增加11466元,增长60.4%;其它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0385元,比上年增加1801元,增长9.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着。据公安统计人口资料显示,2010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达152315人,其中:农业人口84985人,非农业人口67330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0030人,占总人口的78.8%,其中:纳西族人口90409人,占总人口59.4%,白族20827人,占总人口的13.7%。按户籍人口计算,出生率为9.91‰;死亡率为5.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1元,比上年增加1064元,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人均年消费性支出8981元,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20元,比上年增加786元,增长1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8%。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全面加强。五大社会保险基本覆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各种保险人数均比上年增加,参保率不断上升。2010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194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9383人,参保个体户345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672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391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3585人,参保退休人员380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30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504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力度加大。到2010年底,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63人,同比增长0.3%。农村低保人数4900人,同比增长13.9%。各类社会福利院单位1个,社会福利院年末床位数192张。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6个。2010年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3962.8万元,其中:抚恤事业费支出183.7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211.7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1276.3万元,救灾支出505.5万元。全年接受社会捐赠166.4万元。 十二、旅游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旅游业实现新突破。2010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582.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接待海外游客47.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国内游客53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6308.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国内旅游收入55.49亿元,同比增长16.1%。 十三、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建设有所加强。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贯彻环保优先,加大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深入开展餐饮业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禁白”成果,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8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0%。 安全生产狠抓落实。2010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594起(包括报警数)。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2人,比上年下降7.7%;直接经济损失160.36万元,比上年下降31.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585起(包括报警数),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0.27万元。 十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坚持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安定。2010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55件,共判处犯罪分子222人。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416件,审结379件,结案率为91%,调解率为52.6%。 特别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