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澜沧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0 普洱市澜沧县统计局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统计局

2011年2月10日

2010年及“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年初县十三届三次人代会及“十一五”时期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县国民经济运行继续呈现平稳向好,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38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比2005年130038万元,年均增长15.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363.5元,同比增长12.6%,比2005年2724元/人,年均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113万元,增长5.3%,比2005年51741万元,年均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82787万元,增长9.3%。比2005年35011万元,年均增长18.8%,其中工业增加值46643万元,下降3.6%,比2005年21368万元,年均增长15.4%;建筑业增加值36144万元,增长26.7%,比2005年13643万元,年均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93989万元,增长15.7%,比2005年43286万元,年均增长16.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39.8:26.9:33.3调整为33.0:31.4:35.6。

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为95706万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6.3%,比2005年43564万元,年均增长17.0%。

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58万元,比上年增长79.3%,比2005年4526万元,年均增长37.4%。其中:增值税2962万元,增长46.6%;营业税5465万元,增长9.4%:企业所得税137万元,下降20.8%。

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516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比2005年4499万元,年均增长1.1倍。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28034万元,增长93.5%,比2005年4467万元,年均增长44.4%;环境保护3384万元,增长57.3%;教育33137万元,增长15.6%,比2005年10215万元,年均增长26.5%;医疗卫生17027万元,增长13.3%,比2005年4165万元,年均增长32.5%;社会保障与就业27780万元,增长20.4%,比2005年277万元,年均增长1.5倍。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据样本资料显示,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5.45%。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今年农业生产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影响,小春粮食减产33.5%,为挽救小春粮食减产的影响,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采取“小春损失大春补”等有力措施,加大大春作物种植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全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2010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30466万元,比上年增长7.3%,比2005年75823万元,年均增长11.5%,其中:种植业产值70991万元,增长10.8%;林业产值17585万元,增长15.2%;畜牧业产值35724万元,下降2.7%;渔业产值3319万元,增长16.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47万元,增长4.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66万吨,比上年增长2.0%,比2005年16.06万吨,年均增长3.1%,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

渔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大牲畜存栏179371头,比上年增长1.4%,其中:黄牛121032头,占牲畜总数的67.5%。生猪存栏504880头,比上年增长5.3%,其中:能繁母猪53098头,占生猪总数的10.5%。羊存栏19223只,比上年增长16.1%。

全年农村用电量2763.88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2%,比2005年1117万千瓦时,年均增长19.8%。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13078吨,同比增长8.1%,比2005年8265吨,年均增长9.6%。全年投入农林水事务建设资金28034万元,比上年增长99.3%,比2005年4467万元,年均增长44.4%。年未拥有中、小型水库39座,库容量达3999万立方米;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00亩,实现农机耕作面积183500亩。

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实施澜沧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市重点建设工程20个,其中:实施省级重点建设村15个,市级重点建设村5个,省级村容村貌整治工程4个,工程项目三级配套资金490万元,解决了3.32万人的饮水安全,完成新建沼气池755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2010年全社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9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9%,比2005年55371万元,年均增长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739万元,增长12.0%,比2005年45404万元,年均增长18.4%。全社会完成工业增加值46643万元,比上年增长7.2%,比2005年21368万元,年均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938万元,比上年增长25.0%,比2005年46923万元,年均增长15.4%;实现利税总额26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倍,比2005年8470万元,年均增长25.6%,其中:实现利润达10524万元,比上年增长26.4%,比2005年4586万元,年均增长18.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六增五减”态势。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拥有资质等级证的建筑企业25个,从业人员4250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248万元,增长47.2%,比2005年53059万元,年均增长7.5%。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6144万元,增长14.9%,比2005年13643万元,年均增长2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69万平方米,增长24.3%;房屋竣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1.8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在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下,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0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5%,比2005年90713万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46609万元,增长1.2倍;农村投资完成10924万元,下降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