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威信县统计局 2011年3月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威信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握机遇求发展,矢志不渝抓项目,兼顾各方搞统筹,迎难而上,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工业化进程有新推进,财税金融工作有新突破,基础设施有新改善,改革开放有新提升,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2035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910万元,比上年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227万元,比上年增长3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4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6:40.4:4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困难较多。工业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克服了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总产量达155839吨,比上年增长7.2%;油菜籽产量4513吨,比上年增长1.9%;烤烟产量3250吨,比上年增长2.5%。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68510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31549万元,比上年增长2.8%;林业产值3702万元,比上年增长0.4%;牧业产值32312万元,比上年增长5.8%;渔业产值54万元,与上年持平;服务业产值893万元,与上年持平。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128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7.2%。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大畜禽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流通实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3.21万头,比上年增长21.1%。大牲畜出栏1.54万头,比上年增长30.5%。家禽出栏59.0万只,比上年增长15.0%。禽蛋产量达1853吨,比上年增长23.5%。肉类总产量21636吨,比上年增长7.3%。年末生猪存栏203267万头,比上年增长2.0%。大牲畜存栏6.06万头,比上年增长5.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2276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4385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900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761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58吨、农药使用量137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297公顷,比上年增长4.2%。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9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县进程,工业经济朝着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22.6万吨,比上年下降0.2%。发电量1698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5%。电石6068吨,比上年增长1.5倍;白酒2510吨,比上年下降21.1%。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665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845万元,比上年增长58.0%。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95736万元,比上年增长42.9%。按轻重工分:轻工业总产值1481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重工业总产值151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9.6%。按所有制分:国有工业总产值304万元,比上年增长53.5%;集体工业总产值306万元,同比增长43.0%。股分制企业总产值12638万元,比上年增长68.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153333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实现工业增加值604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3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47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5%;集体经济投资330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个体私营经济投资36266万元,同比增长1.6倍;其他经济投资189276万元,同比增长1.4%。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233197万元,同比增长11.8%;农村投资73121万元,同比增长58.4%。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及水利业投资59951万元,比上年增长87.6%,其中水利投资11097万元,同比下降43.4%;工业投资185899万元,比上年增长9.3%;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投资12768万元,比上年下降30.5%;教育投资8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 五、交通、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431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0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64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3.2%。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814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6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8600户。有固定电话机11250部。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69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按城乡划分:城镇完成30380万元,比上年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