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施甸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财政总收入23918万元,比上年增收6530万元,增长37.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987万元,比上年增收4693万元,增长56.58%;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7001万元,比上年增收1711万元;上划中央、省级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560万元,比上年增收95万元;县区上划市级所得税339万元,比上年增收9万元;县区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31万元,比上年增收22万元。财政总支出103316万元,比上年增支18340万元,增长21.5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0198万元,比上年增收19416万元,增长24.04%。完成各项税收23154万元,比上年增收5806万元,增长33.47%。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8565万元,比年初增加83097万元,增长42.5%,其中:企业存款58785万元,比年初增加15277万元,增长35.1%;财政存款20533万元,比年初增加17779万元,增长6.5倍;机关团体存款21506万元,比年初增加4894万元,增长29.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2708万元,比年初增加32603万元,增长27.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8553万元,比年初增加30661万元,增长34.9%,其中:短期贷款48787万元,比年初增加2999万元,增长6.6%;中长期贷款69766万元,比年初增加27662万元,增长65.7%。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603256万元,累计现金支出642572万元,收支相抵累计投放现金39316万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4526.76万元,比上年增长39.25%,已决赔款金额680.8万元,比上年下降21.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技科普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实施《施甸县优质石材新产品产业化开发示范》、《金布朗少数民族实用技术培训》、《香菇周年化出菇示范》、《仁和镇查邑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施甸县承德果蔬协会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科技项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年印发技术资料21万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期、培训18万人次。举办农函大4个专业、11个班,共有527名学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和科技意识。大力推广各项科技措施,推广杂交包谷良种16.89万亩,推广包谷育苗移栽3.03万亩;推广杂交稻7.2万亩,水稻良种率达98%;举办各种样榜7.83万亩。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教育改革继续深化,“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增强,教育管理不断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有各级各类学校210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校152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37所。学校共办1657个班,其中:普通中学366个班,小学965个班,职业中学48个班,幼儿园(含学前班)278个班。有教职工3229人,其中:普通中学1269人,小学1675人,职业中学87人,教师进修学校3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168人。教师素质普遍提高,有专任教师3124人,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1246人,比上年增162人;专科学历1568人,比上年减54人;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310人,比上年减96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7096人,其中:普通中学20100人,小学27359人,职业中学2711人,幼儿园(含学前班)6926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16674人,其中:普通中学6789人,小学4127人,职业中学1203人,幼儿园(含学前班)4555人。毕业生15386人,其中:普通中学5727人,小学5403人,职业中学731人,幼儿园(含学前班)3525人。小学入学率99.67%,小学毕业升学率98.74%,初中入学率100.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7.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5.13%,高考上线率94.6%,中考600分以上人数475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2085.24万元,享受免杂费、教科书费的学生达到43442人,小学辍学率0.19%,初中辍学率1.05%。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77万册,图书流通0.79万册次、1.22万人次;文物保护机构1个,文物保护机构人数5人,文物藏品1172件,参观9850人次;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办展览1次,组织文艺活动10次;艺术表演团体1个,送戏下乡18场;农村“2131”工程电影放映队6个,放映电影1644场次,观众2.2万人次;在西山村建立起第一个穆斯林文化室;在112个行政村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共建图书阅览室2240平方米,图书总价值336万元。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为群众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年末有13个广播站,6部广播调频发射机,137个村实现村村通广播。有电视转播站1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22座。地方自办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和谐·平安”春节联合会、“火把节”、“金布朗民俗节”、首届“金布朗美食烹调大赛”。邀请到新加坡电视台《名厨出走记》摄制组到我县采访拍摄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得到加强。第三次举办了非标准自行车大赛,比赛分男子、女子计时赛和慢骑技巧赛,共513人参加了比赛,选手分别来自不同行业的33个单位,还有保山“霁虹俱乐部”和“77俱乐部”的倾情加盟,俱乐部选手给观众展示了自行车运动的专业风采,为自行车比赛添情加彩。宣传工作扎实有效,掀起了向杨善洲老书记学习的高潮,“施甸大亮山林场“正式更名为“施甸善洲林场”,“善洲”精神增强了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善洲”精神对宣传施甸、发展施甸作出了很大贡献。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有卫生医疗机构30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其他医院1个,门诊部10个,专科防治所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44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3张。卫生技术人员549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有137个村级卫生所,443名村级卫生技术人员。全县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卫生防疫,使人民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20.4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3.35%。137个村都建立了医疗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惠面不断提高,参合农民达291126人,参合率为95.45%,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补偿822831人次,比上年增加1723人次,增长0.2%,补偿医药总费用7279.16万元,比上年增加1402.26万元,增长23.9%,补偿基金3237.98万元,年度基金使用率79.95%,比上年下降11.1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