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团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万人次,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增长33.3%。星级酒店2家,星级酒店客房总数81间,旅游产品开发初见成效。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9749万元,比上年增长28.12%,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0027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1439万元,财政部门完成82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8%、31.21%和3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0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1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594万元,其中,社保基金收入完成7591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003万元。 全年财政总支出达到104397万元,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1528万元,减少0.7%;教育支出23737万元,增长1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86万元,增长36.66%;医疗卫生支出8686万元,增长0.75%。 截至年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94277万元,较年初增加99212万元,增长33.62%,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68961万元,较年初增加55143万元,增长25.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89833万元,较年初增加62957万元,增长49.6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86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66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6所。全县本学年初在校学生数60984人,其中普通中学27670人,小学31492人,职业中学1822人,幼儿园及学前班4478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3064人,其中普通中学1469人,职业中学96人,小学1499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全年共有35家企业与高效、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优质稻高效种植与加工基地、蛋鸡繁育基地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2家示范企业获科技成果3项,申请专利8项。兴鄂牌东坡米系列7个品牌,已取得绿色食品、全国放心大米、湖北名牌、湖北省着名商标。湖北永信食品有限公司的"永信"、"绿野香"、"大煮厨"、"欢迎"四大品牌分别荣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湖北名牌产品、绿色食品A级产品等,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单位。祥林奶牛场是国家奶牛"金钥匙工程"黄冈培训现场,并被授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实验基地。"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工程总投资580万元,占地面积5.54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的县图书馆建成。全面完成了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扩建任务,率先在全市实现文化站项目建设全覆盖。建设"农家书屋"112家。完成了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工作任务。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4次,参与人员1300余人,观众16万人次。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3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疾病预防控治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60张,其中医院260张,卫生院50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1张。卫生技术人员8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人,注册护士1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人,其中每千人拥有医生1.5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6%。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代表黄冈市参加省十三运会职工类巴山舞比赛,获得第四名。农村体育工作和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已建设农民健身场地82个。全县有各类体育协会15个。全县健身人数达4.6万人,占总人数的12%以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25120户,总人口375464人。在总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96930人,女性人口178534人,人口性别比为110.3:100;按户口性质分,未落户常住人口2107人,非农业人口44339人。全县乡村户数8.94万户,乡村人口30.01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6.17万人。在总人口中,18周岁以下人口60049人,18至35周岁人口104780人,35至60周岁人口148309人,60周岁以上人口62326人。 全年出生人口5864人,死亡人口37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7元,比上年增加330元,增长10.04%,其中工资性收入221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1.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684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248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61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54元,比上年增加1327元,同比增长13.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达到6723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226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147元。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8.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9.38平方米。 年末社会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五险"参保规模突破10万人次,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6.1%,列全省13个试点县第二。 十一、资源、环境与社会治安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7.84千公顷。其中:水田14.9千公顷,旱地2.61千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35%。 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650万元,生活污水处理率20.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750起;较大交通事故发生数7起,死亡人数7人,交通事故损失额515万元;火灾事故发生数50起,火灾损失金额33.3万元;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损失额129万元。 注:1、本公报数字主要是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字为公安户籍年报数。2010年最终人口数据以及城镇化率以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