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麻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19 黄冈市麻城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开发西城新区、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全民行动、建设名城强市"的战略举措,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8.7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37亿元,增长5.8%,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82亿元,增长21.3%,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2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36.8∶30.7∶32.5调整为34.9:32.7:32.4,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增长7.8%,金融保险业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6%,房地产业增长13.5%,其他服务业增长21.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高于同期水平4.6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上涨3.7%。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1%,衣着类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1%,居住类价格上涨2.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农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4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000公顷,增加130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3860公顷,增加990公顷。粮食总产量501605吨,增加1009吨,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54958吨,下降4.3%,秋粮产量446647吨,增长0.8%;油料总产量93138吨,净增6086吨,增长6.9%,其中花生产量38466吨,增长14.76%,油菜籽产量51337吨,增长2.2%;棉花产量9913吨,净增112吨,增长1.1%。

当年造林面积4.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3.4%;新建和改造油茶面积4万亩,实现油茶籽产量6654吨,同比净增449吨;新建和改造板栗基地3.6万亩,板栗产量23695吨,比去年增加2968吨;当年渔业放养面积9998公顷,同比净增1666公顷,水产品产量22717吨,增长5.2%。

全市新增和改造桑茶药基地面积4.2万亩,新增和改造菊花基地1.1万亩,新增和改造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万亩;实现蚕茧产量2304吨,药材产量2197吨,增长5%,菊花产量2375.5吨,增长37.2%,茶叶产量1697吨,增长54.8%,蔬菜总产量达到642378吨,同比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达到83.15万头,同比增长3.9%,牛、羊出栏分别为12.67万头和14.59万只,分别增长13.7%和21%;"三乡三业"特色产品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17%,同比上升3.7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20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85%,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7.2%。

工业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仍占明显优势,达89.1%;民营经济占比达到96.3%,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汽配、冶金机械、花岗石材、农产品加工、能源电力(及延伸产业)五大产业集群企业分别达到30、24、43、46、4家,实现产值15.4、36.5、14.9、13.3、21.1亿元,分别增长57.2%、119.1%、47%、34.9%、18.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13.8%、32.6%、13.3%、11.9%、18.8%;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达到39家,完成工业产值39.5亿元,比去年增长33.9%,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3%。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全年实现主营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利润22226万元,比上年增长87.6%;实现税金34241万元,同比增长12.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4%。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9.1%。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0家,完成总产值9.11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城镇投资93.3亿元,增长29.7%,房地产开发投资6.5亿元,增长16.7%。城镇以上投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40.7亿元,占35.6%,集体经济投资15.2亿元,占13.2%,私营投资14.6亿元,占12.7%。黄金桥开发区当年施工项目28个,完成投资额41亿元,增长26.3%。工业集中区建成面积11600亩,完成投资5.1亿元。集中区落户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76家。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达197个,比去年增加26个,协议总投资116.32亿元,到位资金34.71亿元;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73个,协议资金42.68亿元,固定资产到位资金8.3亿元。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5%,商品房销售额3.15亿元,同比增长67.7%。商品房空置面积1.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4.7%。

五、城市建设

当年城建维护资金达到6158万元,比上年净增1528万元,增长33%;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26平方公里,同比净增0.23平方公里;全年城市道路面积达到478.8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5.3万平方米,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8906万元。

城市供水总量达到2708.08万立方米,供气总量6129.55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达到289.33公里,新增5.5公里;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07辆,拥有出租汽车384辆,客运总量682万人次。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96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82%;园林绿地面积新增11公顷,达到843公顷;城市污水处理130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61.65%;生活垃圾清运量8.52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