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10-17 毕节地区黔西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黔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带县、旅游活县”四大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改善民生,认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全县生产总值47113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41万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197249万元,增长34.5%;第三产业增加值137749万元,增长23.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534元,比上年增长22.7%。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28.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1.9%,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29.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加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分别比上年涨幅加快1.6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

就业人员增加。年末全县就业人员51.2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5万人,新增加0.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增大;二是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协调煤电油运工作难度增大,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是物价上涨较快,对经济生活产生的负面压力增大,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给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增添新困难;四是矿山、交通等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农林牧渔业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75075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混合习惯面积)19.13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6%。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44万公顷,比上年扩大2.7%;油菜籽种植面积3.06万公顷,烤烟种植面积0.76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2万公顷,均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油菜籽产量再创新高,烤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增长,茶叶产量下降(见表1)。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9.0%。当年造林面积1194.2公顷,比上年增长18.6%,其中防护林1135.5公顷。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129公顷。年末森林面积7.89万公倾,森林覆盖率30.9%。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56022万元,比上年增长8.9%,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41.1%,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47502吨,禽蛋产量328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7.0%。全年羊出栏数下降,其余畜禽出栏数保持增长(见表2)。

渔业较快增长。全年渔业实现增加值1579万元。全年水产品产量1580吨,比上年增长2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0%。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751.2公顷,比上年末新增1550.7公顷。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9.15万吨,比上年增长2.8%。

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年末农民外出务工人数1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数12.59万人。全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63093万元,比上年增长38.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4.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822万元,增长40.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6271万元,增长31.0%。在工业中,煤电工业增加值142845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0.3%,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原煤、发电量、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增产较快(见表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32725万元,比上年增长47.1%;工业产品销售率100.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062.6万元,比上年增加4367.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41143.5万元,比上年增加18682.1万元。

建筑业保持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01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57145万元,比上年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分组,基本建设投资131540万元,比上年下降8.8%;更改投资8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7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5倍;其他投资31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按城乡分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183万元,比上年下降17.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倍。重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157万元,比上年下降58.8%。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18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23.8%。按城乡分组,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540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9078万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24.5%和22.9%。按行业分组,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7859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17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8倍;其他行业零售额1588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9.9%。

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含分支机构)3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4家,旅游接待总床位2832张。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1亿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40558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682万吨,旅客发送量531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1.7%和11.8%。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18595辆,比上年末增长43.6%,其中:客车类1784辆,货车类2427辆,其他车辆14384辆。县城年末营运出租车296辆,公交车23辆,公交车营运线路6条50.4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3215公里,其中:公路通车里程1833.3公里,乡村简易公路1381.7公里。年末每平方公里公路通车密度0.72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