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郧西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18 十堰市郧西县统计局

2010年,面对严峻的水灾和各种挑战,在县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强力推进"一圈两带"建设,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社会事业阔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综合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32.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8.59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3.5%。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33.3:24.7:41.9,调整为2010年的33.7:26.5:39.9,二产比重上升较快。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6409元,比上年增加1188元,增长22.8%。2010年万元GDP能耗1.099吨标煤,比2009年的1.155吨标煤,降低0.056吨标煤,降耗4.8%。

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8%。在调查的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上涨7.5%、烟酒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上涨4.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8.1%。

劳动就业工作逐步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3.7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37万人,农村20.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00人,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5.4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物价涨幅过大,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增强。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够宽。三是工业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经济规模仍然偏小。四是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财源增长点不够明显。五是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2010年,国家继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下,农业农村经济仍保持稳步发展。一是形成了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同时发展、互为弥补的大农业格局。全县黄姜面积4.03万亩,烟叶面积3.21万亩,蔬菜面积26.84万亩。二是打工经济继续壮大。全年转移劳动力15.45万人,比上年增加1.38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7.0%。三是农产品质量结构得到改良。大力淘汰劣质品种、积极发展优质品种,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9.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7%;粮食总产量20.49万吨,因灾下降0.5%;油料1.68万吨,比上年增长21.2%;蔬菜总产量31.01万吨,增长15%。

畜牧业稳步发展。年末牲猪存栏25.59万头,比上年增加8.3%,出栏28.81万头,比上年增长15.3%。山羊存栏量25.26万只,比上年增长4.5%,出栏22.91万只,比上年增长15.4%。牛存栏5.17万头,比上年增长7.7%,牛出栏2.02万头,比上年增长45.3%。全年肉类总产量31979吨,比上年增长24.5%,其中猪肉产量22891吨,羊肉产量3459吨,牛肉产量3200吨,水产品产量达到393吨。畜牧产业总收入55048万元,比上年增长9.1%。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2.64万亩,新建香椿基地0.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3%,林业收入21843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年末拥有农业机械化总动力10.5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6395万度,化肥施用量(折纯)4.16万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37.49亿元,增加值10.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8%和8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家,比上年增加4家,产值18.04亿元,增加值5.4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47.1%和34.5%。在全县工业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41.9%,集体工业增长111.7%,其他经济工业增长79.3%;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1.1%,重工业增长94.7%;从规模上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7.1%,规下工业增长41.1%。全县工业销售收入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各项税金11730万元,增长57.9%;利润21983万元,增长109.3%。

主要产品产量增加。水泥85.56万吨,比上年增长1611.3%;发电量3453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8.8%;油漆688吨,增加30.6%;皂素95吨,增加43.9%;汽车配件1028万件,比上年上升46.1%。

工业效益增幅较大。全县工业销售收入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入库各项税金11730万元,增长57.9%;利润21983万元,增长109.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2.11亿元,增长71.3%;工业产品销售率82.49%;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10.85%,比上年下降58.64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产值2.62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建筑业上缴税金315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5.8%。其中城镇投资21.17亿元,增长82.4%;农村投资4.33亿元,增长14.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3.39亿元,增长52.4%;私人投资1.98亿元,增长23.8%;其他经济5109万元,下降32.3%。按产业分,一产业投资2.02亿元,下降24.3%;二产业投资6.2亿元,增长38.7%;三产业投资17.27亿元,增长109.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实施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达71个,完成项目总投资20.6亿元,占全县投资额的82%。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镇13.37亿元,增长19.8%,农村7.09亿元,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业36945万元,增长8.2%;零售业144039万元,增长21.5%;餐饮业2.28亿元,增长21.4%;住宿业817万元,增长15.2%。市场运行呈现出商品供给充裕,商品质量安全有所提高,物价水平高位运行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