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8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年初遭受50年不遇特大雪凝灾害,年底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黔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挑战,扎实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带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13156万元(不含托管区,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915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17370万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76871万元,增长22.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74075万元,增长13.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6603元,比上年增长13.7%。 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9:41.9:29.2调整为23.6:42.9:33.5,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继续加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9.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9.6%,分别比上年涨幅加快4.3个百分点和5.4百分点。 就业人员增加。年末全县就业人员49.48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89万人,新增加0.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比上年末下降0.9个百分点。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弱;二是工业经济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单一的煤电工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县域经济的撞击比较明显;三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稳定发展。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78264万元,比上年增长7.2%。农作物播种面积(混合习惯面积)18.0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1.4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8%;油菜籽种植面积2.3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4%;烤烟种植面积0.74万公顷,比上年扩大4.2%;蔬菜种植面积1.0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8.6%。主要农产品在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仍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40051吨,比上年增长7.8%;油菜籽产量39522吨,比上年减少7.9%;烤烟产量14232吨,比上年增长3.4%;水果产量2772吨,比上年增长55.7%;蔬菜、茶叶产量下降(见表1)。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2008年,全县实现林业增加值1890万元,比上年增长8.7%。继续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59.35公顷,比上年下降53.2%,其中防护林401.23公顷。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512公顷,育苗面积8.67公顷,苗木产量574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30.9%。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实现畜牧业增加值35913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肉类总产量26523吨,比上年增长6.2%。全年大牲畜、猪、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4333头、239146头、2281只和167.87万只,分别增长24.6%、8.4%、44.7%和7.2%。 渔业稳步增长。全年渔业实现增加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水产品产量834.5吨,比上年增长1.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1%;化肥施用实物量8.97万吨,增长1.6%;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424.5公顷,比上年增长31.3%。 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继续增加。年末全县农民外出务工人数13.3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3%。全年外出务工收入5.92亿元,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4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046万元,增长13.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5029万元,增长14.1%。在工业中,煤电工业增加值145712万元,增长9.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4%。原煤、水泥、水力发电量、供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降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2005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实现销售产值306031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7%,比上年下降3.9%;实现利润总额6660.6万元,比上年下降44.8%;实现利税总额38886万元,比上年下降5.5%。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32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954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完成211370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分组,基本建设投资162142万元,比上年增长31.8%;更新改造投资17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他投资72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房地产开发投资2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固定资产投资按城乡分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270万元,比上年增长97.6%。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69万元,比上年下降28.0%。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27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26.8%。按城乡分组,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57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2547万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32.8和19.4%。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335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1%;餐饮业零售额20896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