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1-17 盐城市大丰市统计局

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5.84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住宅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0.25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住宅销售16.9亿元,同比增长68.4%。

五、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59亿元,同比增长18.1%。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一是城镇市场占主导地位,消费增速快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后,城镇消费品市场继续占领大丰主导地位,2010年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7.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快于农村2.9个百分点,占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比重达95.1%;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0亿元,同比增长15.3%。二是批发零售业比重加大,住宿餐饮业快速增长。批发零售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实现零售额75.58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大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2.6%,比2009年上升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0年实现零售额6.01亿元,同比增长25.7%。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实际到帐外资23503万美元,同比增长20.99%。新批外资项目67个,合同外资46177万美元,引进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5个。全年进出口总额42345万美元,同比增长42.8%,其中:自营出口31160万美元,同比增长18.3%。

市场物价上涨明显,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4.0%,比上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从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构成看,呈六升二降。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8.6%,居住类价格上涨7.5%,衣着类下降1.0%,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能力有所增强。疏港航道、通港大道、临海高等级公路、226省道大丰北段四大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市公路总里程30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674公里,高速公路39公里,一级公路124公里。全年完成铁路货运量16万吨,同比增长27.0%;公路客运量786万人,同比增长1.3%;公路货运量506万吨,同比增长18.5%。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439万吨,同比增长5.0%。私人汽车拥有量20622辆,同比增长44.3%。

港口建设全面提速。二期工程散杂货码头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石化码头即将建成,大件码头完成桩基工程。三期工程2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和2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通用码头,已完成工可报告、通航安全论证和海洋环评。1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被国家交通运输部纳入“十二五”规划。大丰港和台湾基隆港2010年10月19日正式通航。全年大丰港码头货物吞吐量531万吨,同比增长162.9%。8平方公里港城主要框架已经拉开。五星级半岛温泉酒店全面营运。港城新天地、星湖花园、诚通国际、人才公寓等项目加快建设,诚通国际一期开盘销售。南阳中学即将建成。港华路景观带、日月湖东岸景观带、黄海明珠广场初步建成。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390万元,同比增长1.8%;邮政业务收入4352万元,同比增长25.4%;电信业务收入18624万元,同比增长6.8%。本地电话用户27.99万户,同比增长9.7%,移动电话用户55.88万户,同比增长20.8%。

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全市旅游景点以水浒、知青文化游和麋鹿、湿地生态游为特色。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01.2万人次,同比增长24.0%;接待海外旅游者8260人次,同比增长31.1%,其中:外国人4480人次,同比增长31.8%,港、澳、台同胞3780人,同比增长3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6.4%,旅游外汇收入412万美元,同比增长30.8%。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2.43亿元,同比增长54.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5.5%。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一般预算支出30.48亿元,同比增长42.5%。全年环境保护支出0.81亿元,同比增长18.8%;教育支出4.13亿元,同比增长2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亿元,同比增长81.2%;医疗卫生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16.4%;农林水事务支出5.82亿元,同比增长43.4%。

金融信贷稳健运行。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本外币)245.96亿元,比年初增加48.9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43.56亿元,比年初增加20.7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本外币)131.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65亿元。

八、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成果辉煌。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721人,比去年增加522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4422人。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078件,比上年净增508件,其中发明169件,比去年增加63件;专利申请授权量492件,比上年净增149件,其中发明27件,比去年增加1件。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08%,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全部创建成省三星级以上重点高中。被评为全省首批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全市高考录取率、本科上线率等核心指标列盐城市第一。全市有专任教师5093人,其中普通中学2623人,小学2260人。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3.02万人,毕业生人数1.1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030人,毕业生人数975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2.98万人,毕业人数0.6万人;各类幼儿园24所,在校人数1.5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0.1%。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市人民医院3万平方米病房大楼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全市有卫生机构9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所,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全市卫生系统现有卫生工作人员2688人,卫生技术人员21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68人,注册护士719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90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