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27 伊犁州伊宁市统计局

2011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排难而进,强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稳定、和谐的伊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3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25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76.70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7.5%、61.3%;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2个百分点、6.0个百分点、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8:28.7:66.5”变化为2011年的“4.9:29.4:65.7”。其中:工业增加值19.97亿元,增长22.4%。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4180元(折合3838美元),较上年增长11.5%。

2011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6.7,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1,下降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6.8,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布局,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果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农村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地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9645万元,增长4.2%。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937元,增加1280元。

全市以城郊型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规模。种植业产值62159万元,增长3.7%。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玉米、瓜果类、蔬菜产量分别增长5.5%、26.2%、5.7%。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种植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市拥有大棚面积31008亩。

全市林业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9875亩,下降30%。其中经济林18945亩,下降25%;用材林225亩,下降7.3%。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5%,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为100%。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7.0%。

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2.64万头,增长3.3%,牲畜繁殖成活率113.19%,牲畜出栏率98.1%,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产值31723万元,增长6%。

水产养殖业有所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3230吨,增长4.2%。渔业产值1961万元,较上年增长4.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74万千瓦,增长0.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10台,增长8.8%;小型拖拉机1196台,增长0.9%。

据测算,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937元,增加1280元,增长16.7%,其中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收入分别为3645元、1311元和3981元,由于全市设施农业温室收入及劳务输出收入的增加,来自第一、第三产业的收入增长较快,分别较上年增加443元、763元。农村劳动力输出总人数5.86万人次,实现转移收入3.1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56.2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8.8亿元,重工业产值27.4亿元;合作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1.3%。

从地方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8%,较上年上升127.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3.31%,资本保值增值率136.77%,资产负债率60.72%,流动资产周转率2.34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0.74%,工业产销率99.3%;除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外,其他经济效益指数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从规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产值看,食品制造业增长15.4%;医药制造业增长2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增长15.3%,饮料制造业增长8.7%。

全市地方实现工业增加值19.75亿元,较上年增长18.7%。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34.2%。

全市辖区预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18.9%。全市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利润为886万元,增长2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11年,全市辖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49403万元,增长100.1%。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142406万元,增长102%。在地方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748491万元,增长121.0%。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7.45亿元,增长3.3倍;工业投资完成48.37亿元,增长1.4倍。其中电力、燃气水供应业投资29.19亿元,增长1.76倍;制造业投资19.17亿元,增长1.1倍。

房地产投资342786万元,增长82.6%,占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9.8%。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28.7万平米,增长50.2%,其中住宅280.8万平米,增长42.3%;商品房销售面积124.8万平米,增长19.0%,其中住宅117.8万平米,增长16.0%。

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启动了“一带三轴九组团”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了西大桥、花城等十个重点节点改造建设。完成了20条续建道路建设,硬化人行道21万平方米。热力、供排水等公用设施逐步完善,扩建四热源及西区污水处理厂,敷设供热、供排水管网55公里,完成了天然气管线敷设入户40公里、入户安装1.7万户。园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实施了61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启动合作区公园绿地建设,完成人民广场的改造。完成乔灌木种植784万株,花卉192万株。实施片区化管理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城市环卫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全面推进组团项目实体化管理机制,优化了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车辆配置。完成了G218沿线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荣获自治区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综合奖、农村改厕先进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增势强劲。消费受收入水平提高,家电下乡、鼓励汽车消费、结构性减税等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伊宁市居民消费明显加快,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全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2065万元,增长17.7%。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430038万元,增长18.0%。

在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420147万元,增长18.1%;农村零售额9891万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72464万元,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7575万元,增长17.0%。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737452万元,增长20.6%,其中批发额384035万元,占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