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24 杭州市临安市统计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国民经济呈现“发展稳健、增长较快、创新增强、效益提升”的良好运行态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继续进位。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8.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7亿元,分别增长3.1%、11.2%和11.8%。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473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2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9.2:58.3:32.5。

市场价格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7%,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4.3%;居住类价格上涨2.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5%,烟酒类上涨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衣着类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农资价格上涨15.7%。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值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3.5亿元,增长12.8%;林业产值20.2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9.9亿元,增长34.7%;渔业产值0.7亿元,增长15.5%;农业服务业产值0.6亿元,增长4.1%。

主导产业 全年竹笋实现产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山核桃实现产值6.7亿元,增长34.3%;生猪实现产值6.9亿元,增长41.9%;蔬菜实现产值3.3亿元,增长18.6%;花卉园艺实现产值2.4亿元,增长10.8%;水果实现产值1.9亿元,增长9.6%;茶叶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38.8%;蚕茧实现产值1.1亿元,增长24.9%。粮食总产量9.03万吨,下降1.8%。八大主导产业产值34.7亿元,占比达到77.3%。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万亩,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

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建成9个精品村和9个特色村。创建信用镇(街)1个、信用村14个。完成51个村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加强与余杭、下城区市协作,51个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整治山塘135座、河道116公里。完成农村联网公路32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60.3公里、危桥改造25座,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15.5公里,实施村道硬化263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

2011年,全市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达到518家,实现产值5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销售产值55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年实现企业级以上新产品产值126.53亿元,增长29.3%。制订出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等6个工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比达49.5%,居杭州七县(市、区)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产值达166.6亿元,同比增长26.1%。开展工业双服务月活动,易辰孚特、西子联合电梯部件产业园、鸿雁电器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效益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利润总额33.01亿元,增长12.8%。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2%。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58家,完成施工产值55.43亿元,比上年下降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53亿元,增长43.4%;第二产业投资62.31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投资49.66亿元,增长22.3%。第三自来水厂、大叉车生产基地等39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华兴复合型商业中心(万华广场)、临安市人民医院医技楼等34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投用。加快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大道建成通车,研发区块道路框架基本成型,科技城城市综合体、公共服务中心、孵化大楼等公建配套项目启动建设。23个入驻院所,14个项目已动工建设,产业化区块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5%。房屋施工面积278.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90.5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4%;竣工面积53.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87万平方米,下降20.5%,商品房销售额39.34亿元,下降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96亿元,增长18.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83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74亿元,增长26%。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906.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9.3%,日用品类增长3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4%。超市销售8.15亿元,增长24.2%;网购销售0.77亿元,增长171.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3.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进口2.31亿美元,增长99%,出口10.96亿美元,增长28.8%。从出口行业来看:电线电缆实现3.12亿美元,增长22%;节能灯实现2.35亿美元,增长34.1%;纺织服装实现1.23亿美元,增长9.1%;医药化工实现9183万美元,增长42.7%;无纺清洁产品实现7400万美元,增长101%。从出口国别和地区来看:出口欧盟2.07亿美元,增长18.5%;美国1.72亿美元,增长8.9%;东盟1.07亿美元,增长121.1%;拉丁美洲9368万美元,增长26%;印度6359万美元,增长31.5%;日本5548万美元,增长4.0%。

招商引资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年引进协议内资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际到位内资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设立平台产业招引组,引进“大好高”项目30个。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