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全省年末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620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7个。全省现有独立的认证机构1个、分支机构11个,累计10200家企业获得23641张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数量比上年增长18%。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1项,累计建立1127项。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7个,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1个,全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89.7万台(件)。全年制修订国家标准63项、行业标准80项、地方标准120项(其中新制定109项),累计全省共制订国家标准773项、行业标准665项、地方标准1067项,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5%;全年新获批6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累计达37个。中国名牌产品累计100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累计51个。 全省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0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42个;高空气象探测站4个,其中移动高空探测站1个;天气雷达观测站6个,其中移动天气雷达站1个。共有地震前兆台站43个,前兆测项358个;测震台站157个,强震动观测台站39个;GPS观测基准站41个,基本站14个。共有1182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4个重点监测区域、22个生物质量站位、41个海漂垃圾监测区域。 全年基础测绘共完成1∶1万数字线划图(DLG)更新161幅。至年底,我省1∶1万基础测绘行政区陆域图幅总数累计4689幅,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累计各达4689幅、4689幅;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DLG累计达4689幅。当年向社会提供大地控制成果2518点,3D数字地图15794幅(数据量为281GB);公开出版地图68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省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51个,公共图书馆86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5个,博物馆94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74万场,观众1121万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1042次,书刊文献外借1138万册,总流通人数1358万人次;博物馆共举办244个基本陈列和432个展览,参观人次1554万人次。年末共有影院118个,影院放映34.82万场次。共有电台10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95座;广播节目89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台10座,一百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3座;电视节目41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651.2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6.21万公里。 全年出版图书3769种,总印数0.83亿册;报纸60种,总印数11.19亿份;期刊176种,总印数0.38亿册;音像电子出版物复制0.28亿盒(张)。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83个,其中医院478个,卫生院873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其中医生6.2万人,注册护士6.3万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2.3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9万人。 在2011年举办的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12金8银2铜,在亚洲三大赛中获得17金6铜,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18金15银17铜。新建26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1个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和1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新增场地面积约近170万平方米。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7.5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72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2.3万人,出生率11.41‰;死亡人口19.3万人,死亡率5.20‰;自然增长率6.21‰。城镇化水平为58.1%。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提高7.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增幅提高4.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2%。 ![]() ![]()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5.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7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76.84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18.19万人。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97.32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55.1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26.35万人,参保的城镇居民628.82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0.9万人,增加56.72万人。 年末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57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8.12万人,减少0.03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1.89万人,增加1.44万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9.29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91万张。全省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140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2.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62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0638.6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5%。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9%。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701.42万亩,占任务的108%,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459.24万亩,比上年增长180.8%。其中,人工荒山造林347.70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111.54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63.1%。商品材产量529万立方米,下降22.0%。全省城市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2476公顷,绿地率36.3%;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平方米。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84.5%;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市县污水处理率81.3%。 全省共有1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57个省级生态村。有风景名胜区51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35处,新增泰宁丹霞自然遗产1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有自然保护区9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5.3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4%。 全省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23个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有12个,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好”水平的有1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