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22 丽江市统计局

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明显。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2562万元,较上年增长56.6%。其中:住宅投资272934万元,增长44.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93.68万平方米,增长28.2%,较上年下降32.3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43.28万平方米,增长41.2%;房屋竣工面积64.17万平方米,增长5.9%;商品房销售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68.4%;商品房销售额442574万元,增长86.0%。年末房屋空置面积9.92万平方米,下降28.1%。其中:住宅空置面积6.67万平方米;商业营业性用房空置面积2.92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繁荣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654.5万元,较上年增长22.3%。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399730.4万元,增长24.3%;农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56924.1万元,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414156.1万元,增长23.3%;住宿和餐饮业142498.4万元,增长19.7%。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63638.2万元,增长77.2%,其中:国有经济55619.9万元,增长105.9%;非公有经济493016.3万元,增长17.6%。其中:私有经济472692.0万元,增长15.7%。

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全市进出口贸易完成6189万美元,较上年增长63.4%,其中:出口6185万美元,较上年增长63.8%,进口4万美元,较上年下降63.6%。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80个,其中:在建项目116个,筹建项目17个,完工项目47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44.14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28.08亿元,增长15.5%。外资到位资金1206.7万美元。增长3.28倍。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965万吨,增长18.4%,公路货物周转量146711万吨公里,增长15.08%;公路客运量1830万人次,增长13.24%,公路旅客周转量131270万人公里,增长14.89%。全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完成1.71万吨,增长8.8%,运输旅客218.36万人次,下降1.5%,运输航班20134架次,下降4.5%。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170.6万元,较上年增长17.9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928.6万元,增长36.08%,电信业务总量44725.9万元,增长16.8%。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1206.69万份,下降3.28%;函件118.2万件,下降25.76%;特快专递293501万件,增长24.84%。全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9.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9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3.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76.37万户,增长12.64%。

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9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14家,三星级宾馆49家;旅行社29家;A级旅游景点17家,其中:5A级景点2家,4A级景点6家;红色旅游基地1个,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市旅游业继去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后,今年接待人数突破千万人次,达到1184.0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0.12%,实现旅游总收入152.22亿元,较上年增长35.3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07.93万人次,增长30.5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5.73亿元,增长37.51%。接待海外游客76.12万人次,增长24.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4亿美元,增长25.44%。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88034万元,比年初增加511863万元,增长17.2%;各项贷款余额为2502845万元,比年初增加563618万元,增长29.0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63697.2万元,较上年增长16.4%,赔付金额14642.9万元,增长20.6%,赔付率22.99%,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受益学生16.1万人,免补金额15610万元;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开工16.85万M2,竣工9.7万M2;“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全年小学在校人数10.16万人,初中在校人数5.24万人,高中在校人数2.1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2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859人。在校残疾儿童372人,残疾儿童入学率102.2%。小学毛入学率110.69%,提高0.38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0.73%。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6.09%,初中升学率62.67%,比上年下降7.58个百分点,初中巩固率97.46%,初中辍学率2.59%;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81%,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56%;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9.5%,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得到贯彻落实,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项,申报专利88件,有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管所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建50个村文化室。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全年全市共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4次、县(区)级综合性运动会19次、乡镇(办事处)级综合性运动会132次、行业系统综合性运动会47次。我市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4枚。

卫生事业深入发展。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94个,其中:市和区县级综合医院6个、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院6个、中医医院3个、中心血站1个、医鉴办1个、血防站1个、皮防站1个、乡镇卫生院60个;公立医院病床数3135张,较上年增长6.6%。拥有卫生技术员2703人。省属单位驻丽医院1个,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27人。私立医院14个,床位511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人;个体诊所157个,卫生技术人员342人。全市共建立了432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51人;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12.97‰,孕产妇死亡率43.52/10万,住院分娩率88.46%,新法接生率达到97.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推进,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98.12万人,参合人数95.03万人,参合率96.85%。全年共有215.47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15212万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人口素质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