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2-22 宁波市象山县统计局

十、资源和环境

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9.61万吨,比上年下降0.7%,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6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7%。全年供电部门统计的用电量1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工业用电9.35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3.2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0%和10.2%。电厂自用电6.2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3%。

生态县创建扎实推进。已建成定塘镇、泗洲头镇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市县级生态村259个,建成省市级特色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11个。累计建成省绿色单位19家,市环保模范单位32家。农村生活垃圾太阳能生态处理站累计建成220座。石浦、西周、白岩山等三家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投资近8000万元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县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万吨。投入5030万元完成小白岩等24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开展碳汇试验区建设。预计全年COD削减6.9%,氨氮削减3.1%,二氧化硫削减34%,氮氧化物削减18%。有6家企业的12台锅炉完成脱硫工程改造,脱硫率从60%提高到80%以上。4家国控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5家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造船、漂染印染、水产加工、食品加工等重点耗能、耗水企业18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按要求对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7家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空气质量API指数达到Ⅰ级135天,Ⅱ级217天,Ⅲ级以下13天,优良率96.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十一、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92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工资性收入19094元,增长8.5%。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4653元,增长17.1%。其中,工资性收入7166元,增长12.1%,家庭经营收入6090元,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2.36:1,缩小为2.2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491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78元,增长15.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3%。

十二、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总户数189901户,户籍人口541688人,比上年末增加1358人,其中男性人口275688人。按户籍分非农业人口112558人,农业人口429130人。全年出生人口5031人,死亡人口32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6‰。此外,全县有暂住人口21.48万人。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增就业岗位增加。全县新增就业岗位8056个,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7%。全县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万人、11.8万人、8.3万人、9.6万人和6.8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加2.4万、3.5万、0.9万、0.7万、0.5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20所,床位1817张,共收养1484人。全县有低保对象11300人,其中农村10622人,全年支出低保金255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城乡低保覆盖率达100%。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家庭955户,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家庭780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90%。县慈善总会募集善款2131.3万元,各类救助支出1519.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24.2%,受助人数12349人。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业产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以500万及以上项目为统计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