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武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存贷款保持良好增长。年末金融系统存款余额(本外币)219.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9%。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本外币)207.10亿元,增长19.8%。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56.18亿元,增长19.3%,中长期贷款40.50亿元,增长9.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全县专利申请量达642件,专利授权量4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3件,授权量22件。培育各类科技创新载体40家,其中省级13家、市级17家、县级10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认定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省农业科技企业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申报省级重点试验基地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推荐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1项。已立项23项,其中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新认定市高新技术产品11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教育设施投资1958万元。目前全县有小学30所(其中民办1所)、初中7所、普高3所、职高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比例达到98.41%。高考重点本科上线创历史新高。全县有1717名学生上线,上线率为91.8%。上本科线1034人,其中上文理科重点线的有314人,上线比例为18.34%,创下历史新高。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农村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建设1个省级、6个市级、33个县级文化示范村,100个一般文化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35个。全县行政村通广播率100%以上,有线电视用户9万多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万多户。 卫生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实际开放床位数931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31张;卫生技术人员137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3人,注册护士472人;另有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51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共达28.37万人,参合率为97%。 开展全民健身,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组织开展了全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武义温泉杯”全国桥牌混双公开赛,“武阳春雨杯”全国钓鲫精英赛,第五届浙江省健身气功交流大会等全国性影响的项目。组织开展县首届休闲养生运动会,庆祝“全国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大型广场体育展示活动,以及钓鱼、乒乓球、篮球等13次单项体育赛事,泉溪镇、坦洪乡通过省体育强镇(乡)验收。共建设小康体育村60个。 十、环境保护 “生态县”建设稳步推进。全县累计有364个村开展“生态村”建设,2011年有49个村列入生态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全县共完成重点整治村188个,一般整治村216个,单项整治村7个。创建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4个。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体系的建设,基本建成“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网络。 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8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宣平溪水质达标率100%,流经县城及六乡镇街道的熟溪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率78.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38508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76‰,人口死亡率6.71‰,人口自然增长率2.0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29元,比上年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7元,增长13.1%。 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深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县低保对象3292户,4762人;医疗救助1266人,救助资金386万元;救灾款171.6万元,救助灾民6728人次。全年办理结婚登记3015对,离婚667对,依法办理收养登记45件。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到年底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4998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3609万元,比上年净增7146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7599万元;医疗保险参保52185人,比上年净增4885人;工伤保险参保86563人,比上年净增725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2745人,比上年净增483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979人,比上年净增92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356人,参保率99.0%,累计发放养老金4390万元;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10161人,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4263人。 注:1.人口数为公安年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和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