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全省经济在调结构、控通胀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处于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内,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959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69.3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818.76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06.13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4∶48.7∶37.9调整为13.1∶50.1∶36.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2.5%、10.9%、10.1%、1.3%、4.4%、18.9%和15.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5.8,价格水平上涨5.8%,其中:城市上涨5.5%,农村上涨6.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1.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4.1%,衣着价格上涨3.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8%,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5.8%。12月当月价格水平上涨4.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0%,食品中粮食价格上涨9.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5%。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201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8.25万户,增长24.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6.26万户,增长21.8%;个体工商户39.96万户,增长26.7%。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物价上涨压力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重等困难和问题。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69.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粮食种植面积412.2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3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8.87万公顷,增加0.8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44万公顷,减少2.4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388.53万吨,比上年增产72.73万吨,增长3.1%;棉花总产量52.58万吨,增产5.40万吨,增长11.5%;油料产量303.12万吨,减产8.68万吨,下降2.8%(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表1 2011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10% 粮食 2388.53 3.1 棉花 52.58 11.5 油料 303.12 -2.8 花生 67.95 5.4 油菜籽 220.39 -5.2 茶叶 18.47 11.5 水果(不含果用瓜) 518.77 18.7 蔬菜 3358.60 7.3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全年生猪出栏3871.38万头,增长1.1%;水产品产量达到365万吨,增长3.4%,再创历史新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9918家,比上年净增1349家,增长15.7%。完成工业增加值856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119.10亿元,增长9.0%;国有企业增加值1187.99亿元,增长8.4%;集体企业增加值75.24亿元,增长17.2%;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37.61亿元,增长24.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095.04亿元,增长2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44.72亿元,增长14.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524.96亿元,增长33.7%。轻工业增加值2722.03亿元,增长25.5%;重工业增加值5843.53亿元,增长18.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表2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207.67 26.1 布 亿米 62.26 51.9 化纤 万吨 14.45 26.8 卷烟 亿支 1347.54 2.5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19.75 63.7 房间空调器 万台 808.51 10.9 原煤 万吨 952.60 26.6 原油 万吨 88.00 1.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051.60 5.4 #水电 亿千瓦小时 1138.57 -6.3 钢 万吨 2752.15 8.9 钢材 万吨 3593.90 24.1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94.97 12.3 其中:精练铜 万吨 35.20 11.0 水泥 万吨 9342.95 10.3 硫酸 万吨 741.97 13.3 纯碱 万吨 145.24 1.5 烧碱 万吨 85.69 14.2 化肥(折100%) 万吨 1018.16 27.7 发电设备 万千瓦 239.42 19.3 汽车 万辆 174.30 1.6 轿车 万辆 67.97 1.1 移动电话机 万台 334.61 -26.3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2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1%。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省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6239.30亿元,增长36.4%,其中: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97.41亿元,增长29.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595.65亿元,增长1.9%。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3088家,完成施工产值5617.29亿元,增长29.3%;实现利润230.23亿元,增长27.4%;税金190.00亿元,增长22.5%。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971.94万平方米,增长19.7%,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23782.33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79.3%。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31.24万元/人,增长16.3%;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14.07万平方米,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3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63.21亿元,增长27.5%,商品房销售面积4190.09万平方米,增长19.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872.99亿元,增长42.6%。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3761.67亿元,增长9.0%;集体经济投资660.44亿元,增长28.2%;城乡私营个体投资3303.04亿元,增长37.9%;其他经济投资5206.60亿元,增长41.2%。按产业划分,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440.91亿元、5529.17亿元和6961.67亿元,分别增长29.3%、4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