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塔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招商引资 2011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紧扣发展主题,拓宽招商领域,全年完成招商项目45个,较上同期增长50%,投资总额27.1亿元,增长87.3%,到位资金6.5亿元,增长52%。其中区内项目26个,到位资金3.1亿元;区外项目19个,到位资金3.4亿元。 外向型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含转口贸易6.6亿美元),增长26%,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01亿美元(不含转口贸易),下降70%;进口总额完成1.6亿美元,增长14.3%。出口果蔬4.4万吨,同比下降24.1%。进口产品主要是:电解铜、锌锭、葵花籽、聚丙烯、白色聚丙烯等。出口产品主要是:果蔬、建材、机械设备、百货等。进口国家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出口国家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智利。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能运量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货物运输总量完成158.7万吨,增长10%,全年完成客运量416.9万人,增长10.2%,全年旅客周转量76882万人公里,增长10.5%,全年货运周转量36211万吨/公里,增长10.8%,全市年末拥有民用机动10512辆,其中,民用车辆1825辆,农用车辆8687辆。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全市邮政业务总收入1785万元,增长29.3%。发送函件43.2万件、特快专递12.2万件、报刊386万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43440.1万元,增长20.4%。电信业务总收入4563.6万元,增长13.8%。电话机49180部,下降13.4%。移动电话用户16.3万户。 国内贸易 全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8.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亿元,分别增长12.9%和24.8%。城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高,拉动作用显强,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7亿元,分别增长16.1%和12.1%。 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亿元,增长63.5%,其中,增值税1151万元,增长134.9%;营业税12642万元,增长61.6%;个人所得税2342万元,增长47.5%;企业所得税3219万元,增长51.1%。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完成2.71亿元,增长58.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76元,比2010年增长56.7%。 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2.7亿元,增长36.2%,一般预算支出11.6亿元,增长31.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084万元,增长24.1%;公共安全支出3948万元,下降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22万元,增长62.2%;医疗卫生支出6020万元,下降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991万元,增长157.6% 税收平稳增长,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3.99亿元,增长73.4%,其中:国税收入9925万元(含关税),增长75%;地税入库收入30031万元,增加10804万元,增长53.4% 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7.5亿元,比年初增加9.8亿元,增长17.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9.9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长20.9%;贷款余额32.2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同比增长9.8%。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36826.7万元,下降10.8%,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6809.9万元,下降8.1%。 旅游业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40.6万元,增长29.8%,全市拥有星级宾馆3家,年未拥有床位504张。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公用事业 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9亿元,新修和改造城市主干道6.2公里,更新路灯352盏,新增绿地5.8万平方米,液化石油气年供气总量5088吨,自来水日供水量1.1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126884万千瓦小时,增长17.8%。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全年围栏禁牧草场20万亩,森林覆盖率18.7%,提高0.3个百分点,环保工作扎实推进,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为199毫米,分别偏少31%。城市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占99.7%,全市及周边乡镇地下水以浅层承压水为主,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城市饮用水水质良好,均达到地下水饮用和灌溉水质标准,水质保持稳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昼间53.8)分贝,(夜间41.2)分贝,昼间上升3.6分贝,夜间上升值2.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值(昼间60.9)分贝,(夜间51.2)分贝,昼间下降3.6分贝,夜间未发生变化,人居环境趋好。 安全生产状况趋稳趋好,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5人,比2010年降低28.6%. 社会事业发展 科技、人才事业 坚持“科技教育兴市”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册人数2547人,下降0.5%,高级职称315人,提高8.6%,中级职称1197人,提高0.1%。 全市积极适应结构调整和升级要求,加大创新型人才、紧缺性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4326人,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近10078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69人。 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发展与改革加快,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投入教育资金22302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9.1%。拥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学生5365人,下降4.3%;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3人,下降28.5%;拥有完全小学23所,教学点3所,在校学生10230人,下降6.6%;市级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366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上升0.02个百分点,小学升初中升学率99.96%,增长0.02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99.7%,提高0.03个百分点,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2011年,全市在职中学教师659人,在任小学教职工1196人,幼儿园教职工203人。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全年累计组织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50余场(次)。直接参与文化活动参演人员达3400余人,演出360个节目,其中第二届塔城蔬菜旅游文化节各类演出12个,演职人员223人,观众达2万余人。 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2%,电视人口覆盖率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