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14 梅州市梅县统计局

科学事业继续发展。全年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项,市级6项,县级6项;其中广东宝丽华电力有限公司的《300MW煤矸石GFB发电组及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特等奖。全年全县财政科技投入达1540万元。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县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科学技术人员8621人,比上年增长2%,其中高级职称800人,比增22%;中级职称4765人,比增0.8%。

教育事业巩固发展,剩余7个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通过省验收。全县现有小学在校学生2.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5%;大学录取率77%。

文化事业丰富多彩。全年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8场,观众人数达2.5万人次;木偶送戏82场,观众人数达4.5万人次;送电影下乡4584场,观众人数达55万人次。年末,两馆藏书达10.84万册;今年我县的竹板歌、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畲江菊花糕制作技艺列入梅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竹板歌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3.3万户。

卫生事业日益发展。全县9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3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37人,其中医生887人。目前全县设有卫生站423间,今年新建卫生站9间。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9.18万人,参合率为99.99%。全县参合农民受益34.71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2.93万人次,门诊补偿11.22万人次,其他补偿20.55万人次。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我县获得2011年梅州市“市长杯”足球比赛冠军,向省体校输送了3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向市体校输送了38名优秀运动员。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全县人口出生率10.69‰,自然增长率4.8‰;年末总人口627427人,比上年增加1726人,增长0.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2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2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2.1%和17.4%。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4790元,比上年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其中国有单位比增19.5%,集体单位比增30.8%,其他职工比增14.5%。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年全县有9.93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9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9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59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9.13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社会保险基金地税征缴收入5.95亿元,比增82%。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年环保审批建设项目73宗,审批项目环保投资3016.5万元。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优质率为90%),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饮用和备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乡生态持续改善。

注:1.本公报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