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东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12 辽源市东辽县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东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科学谋划、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具有东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全县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20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241万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417603万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82万元,同比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1208元,同比增长18.5%。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7.3:52.5:20.2调整为24.6:55.5:1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68.2%、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5.1%。

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7562万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3295万元,同比增长16.3%。全年税收收入29463万元,同比增长23.8%,税收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78.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30777万元,同比增长14.0%。其中教育支出24668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879万元,同比增长44.6%;医疗卫生支出12645万元,同比增长18.7%;环境保护支出4605万元,比上年增长45.8%;科学技术支出904万元,同比增长39.3%。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685公顷,比上年增加519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629318吨,同比增长32.6%。其中,玉米产量576491吨,同比增长38.5%,单产9736公斤/公顷;水稻产量28826吨,同比下降6.6%,单产7614公斤/公顷。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县猪、牛、羊、禽发展数分别为721067头、567018头、52824只、17832千只,同比分别增长3.9%、12.4%、7.1%和18.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9655吨、36770吨和5285吨,同比分别增长16.0%、30.3%和0.7%。但由于价格因素影响,2010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68349万元,同比下降4.0%。

表1、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实现292817万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业产值112723万元,同比增长34.5%;林业产值6781万元,同比增长39.2%;牧业产值168349万元,同比下降4.0%;渔业产值1570万元,同比增长1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94万元,同比下降11.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2010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7.5万千瓦,同比增长15.0%。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90台,同比增长6.1%。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16798万元,同比增长42.5%,增加值实现3002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6%。

表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

“十一五”期间,东辽县工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化工、机械加工、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实现工业增加值300208万元,同比增长28.6%,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15356万元,同比增长66.5%;利润总额实现31018万元,同比增长9.2%。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户,占全部的1.2%。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户,比上年增加3户,其中民营工业企业68户,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84.1%,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97331万元,同比增长63.7%,占全部的87.1%;利润总额实现29660万元,同比增长8.7%,占全部的95.6%。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拉动下,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29899万元;实现增加值92188万元,同比增长1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0900万元,同比增长62.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突破3万元。

在全部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07499万元,占17.0%;第二产业投资703238万元,占57.6%;第三产业投资310163万元,占25.4%。

表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万元)

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462994万元,同比增长88.4%,扩建项目投资326186万元,同比增长15.1%,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68156万元,同比增长108.9%。

五、商品销售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15万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城镇零售额71513万元,同比增长20.7%,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7%;乡村零售额50402万元,同比增长13.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0904万元,同比增长18.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011万元,同比增长16.1%。

六、交通、邮电

2010年,全社会全年完成客运量219万人,旅客周转量12969万人公里,货运量205万吨,货物周转量32951万吨公里。

道路基础建设稳步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1922公里(含农村公路),其中,干线公路151公里,县道118公里。

2010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032万元,同比增长13.6%。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69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42万元,同比增长20.6%;电信业务总量9327万元,同比增长14.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8136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869户,农村电话用户29267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0.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505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6.0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8677户。

七、金融

金融业健康发展。2010年末,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91万元,同比增长14.7%。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4920万元,比年初增加42455万元,同比增长12.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4410万元,比年初减少10813万元;同比下降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