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郓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郓城县统计局 2010年6月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按照县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全力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开拓进取,拼搏实干,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郓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5.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2.9%和12.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3:54.1:22.6,与上年25.3:52.2:22.5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1798元,比上年增加127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2009年,我县继续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促进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完成4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28.6亿元,减少3%;林业产值0.95亿元,增长1.0%;牧业产值16.21亿元,增长10.3%;渔业产值1.00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9亿元,增长21.9%,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3%。 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但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9.9万亩,比上年增长0.9%。粮食播种面积236.1万亩,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33.84万亩,比上年增长4.2%,秋粮播种面积102.26万亩,比上年增加94.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3.79万亩,比上年减少52.09%。其中,油料面积10.13万亩,减少64.1%;棉花面积36.58万亩,减少36.7%;蔬菜面积36.05万亩,增长23.5%;瓜类面积6.2万亩,减少14.8%。 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848693吨,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夏粮总产496323吨,增长4.3%;秋粮总产352370吨,增长37.2%。棉花总产30089吨,比上年减少34.8%;油料总产29528吨,减少62.5%;蔬菜总产1080932吨,增长20.3%;水果总产68838吨,增长4%。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776公顷。其中:经济林236公顷,防护林914公顷。本年新增木材蓄积量1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 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5.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33.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132台,农用运输车67817辆。农业生产用电3960万千瓦时,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60065吨。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02.5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4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2.6%。年末机电井累计达到12969眼,其中已配套12297眼,配套率为94.8%。 三、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1家,比上年末增加2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2.5亿元,增长23.8%。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6.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7%,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04亿元,增长23.69%;实现利税总额24.08亿元,增长14.76%,实现利润11.9亿元,增长23.97%。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1公里。2009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913万吨,比上年增长8.34%,货运周转量820404万吨公里,增长10.11%;客运量15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8%,客运周转量57689万人公里,增长11.47%。 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558万元,期末从业人员10886人,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12926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7%。其中:县城镇投资26.76亿元,增长36.11%,农村投资18.29亿元,增长12.55%。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39亿元,增长11.4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4.51亿元,增长30.1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0.15亿元,增长12.15%。 五、内外贸易、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9年,我县积极围绕拓市场、促消费、扩内需,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品市场呈现购销两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98亿元,增长20.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81亿元,增长11.0%。在全部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7.32亿元,所占比重为54.3%。 对外贸易形势好转。2009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74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出口总额7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4.2%;进口总额456万美元,增长141.1%。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1450万美元。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我县通过完善规划、加快景区建设、扩大宣传、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完成了2个景点建设,举办了1项文化主题活动。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9.8万人次,增长36%。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30100万元,增长63%。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7955万元,增长14.12%。地方财政支出1582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09%。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1%;教育支出37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5.07%;医疗卫生支出16140万元,比上年增长43.5%;农林水事务支出275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7%。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9.69亿元。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2009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9.94亿元,比年初增长30.11亿元,同比增长33.5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30亿元,比年初增加15.55亿元,同比增长20.5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5.47亿元,比年初增长22.07亿元,同比增长4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