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郓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13 菏泽市郓城县统计局

七、科技、文体、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取得市以上科研成果16项,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申报专利62件,专利授权50件;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23万册,农家书屋88个,,群众业余演出团体13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年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奖牌37枚,其中金、银、铜牌分别为11、12、14枚。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近年以来,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009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42所,在校学生47509人;完全中学6所,在校高中生13110人,初中生3229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6084人;小学262所,在校学生12376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2110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4人。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2009年以来,我县卫生部门不断强化新农合及卫生行业监管,全县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56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85人,拥有医疗床位2959张。其中执业医师1394人,注册护士1001人。2009年全县新农合参合农民93.3万人,发生医药费用24738万元,统筹补偿145万人次,住院补偿比,门诊补偿比分别达到45.45%和35%。城区人口基本可以享受社区卫生服务。

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0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0起,死亡26人,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46.7%、10.3%。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4人,同比下降2.7%。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控制范围之内。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拥有污水处理厂1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7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1个,完成投资额9100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8%。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1192112人。其中,女性人口573210人,非农业人口132964人。市统计局根据人口抽样调查反馈数据,我县2009年末常住人口102.96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01元,比上年增长10.2%。劳动就业稳定,职工工资平稳提高。2009年末,全县机关、事业、非私营企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36万人;比上年增长3.0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7902万元,增长17.98%;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17291元,增长15.65%。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58万人、2.98万人、3.87万人,城镇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8万人、0.84万人、4.4万人、3.1万人。各项社会保险新增扩面6.94万人次,基金征缴2.92万元,支持各类社会保险待遇2.6万元。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43569人:其中,城镇低保4085人,农村低保34465人,五保供养5019人。

注:(1)本文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所列数据部分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3)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