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东辽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59万元,同比增长38.8%;电信业务总量8161万元,同比增长5.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8613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077户,农村电话用户29536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0.9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4388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7.6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6803户。 七、金融 金融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526万元,同比增长21.3%。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2465万元,比年初增加78148万元,同比增长29.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5224万元,比年初增加49471万元;同比增长20.1%。 图7:2006—2009年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万元) 表6: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八、教育 义务教育成果得到提高。由于全县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学龄人口逐渐减少,义务教育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有所减少。全县小学160所,比上年减少30所;招生2662人,比上年减少354人;在校生17318人,比上年减少312人。普通中学19所,招生5187人,比上年减少558人;在校生16652人,比上年减少897人。2009年,全县普通中学升学率为53.55%,普通高级中学升学率为93.56%,共有1876名高级中学毕业生考入上级学府深造,其中进入重点院校学生218人。 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较快发展。全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在校学生2005人,比上年增加1347人;招生1500人,比上年增加1197人;毕业生153人,比上年减少59人。 2009年全县教职工总人数为3703人,其中专任教师3190人。全县小学教师共2137人,其中专任教师1915人;普通中学教师共1310人,其中专任教师1111人;职业高中教师共47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2009年末,全县有文化馆2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54万册,文化站13个,电影放映队43个。全县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荣获殊誉,东辽葫芦画、东辽二人转被列入吉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全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7.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42000户,其中数字电视户数达到8500户。 2009年全县医疗卫生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个,卫生技术人员9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4人,注册护士250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32人,其中执业医师18人。2009年全县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4人,拥有医疗床位1.94张,全县城乡居民就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进一步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009年在站前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在乡镇建了14个标准的篮球场地,为城乡居民健身提供了方便。“宏大杯”干部职工篮球赛和“联通杯”机关干部拔河比赛的举办,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受到机关干部的普遍欢迎。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人口为354563人,其中,非农人口为69100人,占全部人口的19.5%。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72‰、死亡率为6.05‰、自然增长率为1.6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9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20445元,同比增长24.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774元,同比增长25.3%,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9元。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城市、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推进。 图82006—2009年东辽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劳动就业取得进展。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达到30774人,城镇新增就业7088人。全县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16人,登记失业率为3.5%。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3511人。全县外出劳务输出人员66790人,其中异地46771人,本地20019人。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209人,同比减少2.1%。其中参保职工为3247人,同比减少0.4%;离退休人员为8174人,同比增长29.9%。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000人,同比增长12.9%;工伤保险达到11500人,同比增长21.0%;生育保险达到19000人,同比增长8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40028人,同比增长0.6%。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计算基期为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