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龙山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源市龙山统计分局 (2008年3月5日)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五跑”、推进“五大”,积极推进全区经济转型,着力实施工业提速增效、项目建设、投资拉动、城市棚户区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项重点工作。城乡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合 龙山区位于辽源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幅员面积226平方公里,下辖1乡1镇,28个行政村,168个社。其中:寿山镇115个社、工农乡53个社。8个街道办事处,27个社区。 经辽源市统计局审核: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56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361万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2778万元,增长28.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422万元,增长22.4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65.9∶23.9调整为9.0∶67.4∶23.6。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二产业贡献突出,贡献率67.40%,拉动经济增长16.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4.1百分点。三产业贡献率23.60%,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农业 完成农业总产值31895万元,同比增长15.79%;实现农业增加值20361万元,增长1.10%;粮食播种面积5993公顷,粮食总产量44896吨,下降0.29%。蔬菜播种面积572公顷(其中温室大棚面积181公顷)。蔬菜总产量49365吨,增长14.20%。水果总产量113吨,增长21.51%;生猪出栏33791头,下降19.50%;家禽出栏124万只,下降23.80%;牛出栏17736头,下降22.70%。肉兔出栏87800只;肉类总产量8033吨,下降21.66%;奶产品产量6838吨,增长86.93%;禽蛋7231吨,下降38.20%。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财政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897万元,增加224万元,增长33.28%,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年初耕地总资源6378公顷,年内新开荒地2公顷,因基建占地减少15公顷,年末耕地总资源6365公顷。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有1乡1镇,有28个村民委员会,乡村户数为15543户,乡村人口51714人,乡村劳动力资源22243人,乡村从业人员25040人。自来水受益村12个,占42.86%;通公共汽车的村28个,占100%;通电话的村28个,占100%;通有线电视的村14个,占50.00%。国家投资84万元,拟建沼气池700眼,已建成沼气池497眼。乡村公路建设完成39公里,累计完成总里程247公里。 工业和建筑业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工业生产高速增长、贡献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77717万元,同比增长35.75%;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30347万元,增长27.7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11214万元,增长25.90%;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57.53%。 工业经济效益质量提升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2017万元,同比增长39.0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67674万元,增长36.80%;完成新产品产值76780万元,增长1093.26%;实现利润总额5870万元,增长8.10%;产销状况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7.30%,提高了0.8个百分点。 建筑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受棚户区建设和房地产项目的拉动,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431万元,同比增长36.10%。年末拥有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9户,其中二级建筑安装企业2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24152万元,同比增长27.09%;建筑施工面积47.5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06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建筑施工面积18.2万平方米;实行投标承包面积32.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5.4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0.46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618.7万元,同比增长9.85%,其中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9302.4万元,增长29.16%。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悄然升级。 对外开放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引资66500万元,同比增长58.62%。引进项目23个,其中工业项目13个,实际使用外资1026万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57万美元,下降21.96%,其中出口724万美元,增长82.4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需求有效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断增大,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926万元,同比增长61.25%,其中:完成城镇投资167826万元,增长44.60%。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958万元,同比增长243.80%。 投资合理性不断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一产业投资1940万元,同比下降24.69%;完成二产业投资130931万元,增长63.90%;完成工业投资114730万元,增长69.0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67%;完成三产业投资66055万元,增长61.48%。 财政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59万元,同比增长39.2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201万元,增长49.24%;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支出19148万元,增长32.10%。其中:科学技术支出的31万元,占支出的0.16%。公共安全支出1504万元,占支出的7.85%。农业支出897万元,占支出的4.68%。教育支出4616万元,占支出的24.11%。医疗卫生支出629万元,占支出的3.28%。社会保障和就业6198万元,占支出的32.37%。 教育 教育布局得到优化,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普及教育工作深入实施。全区共有小学30所,同比减少12所,其中:城区小学13所,农村小学15所(有2所是中心小学)。专任教师1189人,减少12人。在校学生15366人,减少1022人。有幼儿园5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8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 医疗、卫生 医院9所。其中:等级医院1所,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5人,其中:执业医师88人,助理执业医师26人,注册护士80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76张。社区医疗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4个。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6144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50344人。参合率81.93%(含辽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参加城镇医疗保险11500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7680人,参保率50.1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1.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