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绍兴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07 绍兴市绍兴县统计局

绍兴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绍兴县调查队

2012-02-07

201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工作主题,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展现新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2675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0.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164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2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55.96亿元,增长10.3%,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07.66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0.77亿元,增长12.3%,三次占比达36%。

二、农业

2011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42亿元,增长15.9%。其中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分别达到28.54亿元、3.69亿元、11.32亿元、5.64亿元,分别增长13.1%、13.8%、28.1%、10.3%。

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2万亩,累计土地流转面积13.8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60.3%,有21个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县297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销、利分别为119.26亿元、112.08亿元、5.13亿元,分别增长10.0%、10.2%、14.7%。农产品自营出口6941.47万美元,增长11.3%。全县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累计292家,其中省级合作社12家,县级规范社176家。

农业“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在16个镇街启动建设功能区项目100个,新建成3.04万亩;启动建设农业园区50个,已建成或基本建成24个。

生态循环农业实现新突破。我县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行列。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城区及曹娥江引水工程平水沿线共计79个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转迁,城区9786亩河道水域完成水产养殖整治及设施清理,2家养殖企业实施污水进管网排放,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个,完成10家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农业投入持续增长,全县现代农业完成投资5.0亿元,比上年增长8.7%。争取市级以上支农资金4500万元,增长10%。新建蔬菜钢架大棚1012亩、新建养殖大棚11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459.80元,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939.23亿元,增长2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6.19亿元,增长21.3%,利润总额155.46亿元,增长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6.66亿元,增长28.2%,利润137.23亿元,增长26.4%。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集团)达453家,比上年增加78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46家,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7家,超百亿的企业(集团)1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总产值834.79亿元,同比增长33.4%,高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5+3”新兴(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546.70亿元,同比增长29.5%。

建筑业整体实力显着提高。建筑业总产值超千亿,达1132.16亿元,增长34.2%,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6.7万元/人,增长11.7%,实现利润23.58亿元,增长26.1%。年末拥有建筑施工企业219家,其中特级资质4家,一级资质32家。2011年共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87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80亿元,增长20.2%,其中工业性投资183.22亿元,增长18.5%,工业投资结构趋优,非纺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纺织与非纺类投资比例由上年的49.4:50.6调整为41.0:59.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全县162个“5+3+X”新兴产业项目共完成投资84.22亿元,占到工业投资的46.0%。

房地产业在调整中求发展。房地产投资达124.33亿元,增长28.6%。年末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19家,其中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24家,绿城、金地、万达、朗诗等知名房地产公司先后进入柯桥。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975.35万平方米,增长38.4%,竣工面积141.98万平方米,增长24.2%。商品房销售面积129.41万平方米,下降20.8%,商品房销售额106.21亿元,下降15.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1752.11亿元,增长32.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567.10亿元,增长33.4%,零售企业销售额185.01亿元,增长28.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23亿元,增长19.1%。

商品市场交易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6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9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中国轻纺城市场和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双双突破400亿元,达488.43亿元和400.86亿元,增长11.4%和12.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难中求进,在欧债危机蔓延、国际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2.94亿美元,增长22.2%,其中出口总额为96.49亿美元,增长21.8%,进口36.45亿美元,增长23.2%。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5%和36.8%。

引资领域扩大,来源国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4家,增长68.0%,总投资36607万美元,增长48.7%,注册资本22682万美元,增长55.4%,合同外资15465万美元,增长61.6%,实际利用外资15015万美元,下降31.8%。新批第三产业外资项目81个,占新批外商投资企业的96.4%。

七、交通、旅游业

交通事业成绩显着。年末全县道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599.30公里,公路密度达133.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较快增长,其中全社会公路(水路)客运周转量187345万人公里,增长12.0%,货运周转量606953万吨公里,增长12.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当年完成投资5.51亿元。萧甬铁路柯桥城区段高架、杭甬客专、杭长客专、钱江三通道、329国道北移等省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绍诸高速主线开通,钱陶公路西小江大桥改建完成通车,平陶公路陶堰富盛段、孙端至上虞曹娥公路等工程先后开工建设。绍兴柯桥客运中心前期工作积极启动,接轨杭州的轨道交通和公路路网等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国轻纺城物流中心正式运行,海关柯桥监管点和商检现场办成功进驻,绍兴直通关公共信息平台建成运作,物流中心集装箱货运进出口超过3万标箱。城乡公交进一步优化发展,调整优化18条公交线路,更新和新增公交车20辆,增开城乡夜公交3条,推行一元一票制无人售票线路28条。新增60至69周岁老人半价乘车、残疾人免费乘公交等惠民政策。建成交通GPS监控系统,将全县451辆公交车辆全部纳入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