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31 曲靖市麒麟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各族人民面对持续干旱缺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部署,积极顺应宏观政策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经济发展、支撑有力、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麒麟区辖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0.1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5:60.8:34.7调整为今年的4.4:62.2:3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639元,同比增长15.8%。

2011年麒麟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5.2%。占据CPI三成比重的食品类价格高涨是麒麟区CPI高走的主要推手。受夏秋持续干旱及粮食类价格刚性上涨的传导影响,2011年麒麟区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0.1%,其中:粮食类累计上涨8.1%,油脂类累计上涨23.4%,肉禽及其制品类累计上涨28.7%,蛋类累计上涨12.2%,水产品类累计上涨10.3%,菜类累计上涨5.1%,干鲜瓜果类累计上涨9.5%。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9亿元,增长14.7%,其中:农业产值12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0.1亿元,下降35%;牧业产值16.5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1.3亿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0万元,增长7.4%。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播种47万亩,总产量1.8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63万公斤,同比增长2%。烤烟移栽面积13万亩,烤烟收购1902万公斤;蔬菜逐步走向产业化,全年实现总产量达1.75亿公斤。蚕茧产量为88万公斤。油料、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平稳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2011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义务植树960亩,213万株,中低产林改造5万亩,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00口。共实施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面积87.7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70.8万亩,商品林面积16.9万亩。全区仅发生森林火灾1起,过火面积6.4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8公顷,受害率0.03‰,火灾当日扑灭率为100%,火案查处率为100%。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1万亩,防治面积3.1万亩。林木批准采伐64件,采伐蓄积6290立方米,材积1284.2立方米。继续加强木材流通市场管理,检审换证425户,受理各类政务咨询1300人次,办理再次木材运输证406份、4520.5立方米。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2011年末,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7093亩,渔产品产量11487.5吨,比上年增长14.5%。

2011年,全区乡镇企业644个,同比增长15.2%;从业人员达48219人,同比增长5.8%;营业收入77.3亿元,增长17.8%;上交税金4.4亿元,增长24%。

三、工业

2011年麒麟区工业企业生产总体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年辖区内工业总产值完成527.1亿元,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0.6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56.5亿元,增长19.5%。辖区内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121.3亿元,增长12.7%,重工业总产值349.3亿元,增长16.4%。按经济类型分主要有,国有企业总产值275.2亿元,增长11.1%;集体企业总产值1亿元,增长96.6%;股份制企业总产值176.8亿元,增长2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3亿元,下降20.6%;其他企业总产值14.6亿元,增长53.4%。另外,区属工业总产值181.8亿元,增长25.8%;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增长26.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七大支柱行业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卷烟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12.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16.8%;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1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7亿元,同比下降1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3.7亿元,同比下降6.9%;炼焦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8亿元,同比下降4.6%;汽车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7亿元,同比下降21.8%。

辖区内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5.6亿元,增长15%;实现利税109.2亿元,增长12.9%;利润总额25.2亿元,下降3.4%。亏损企业18户,亏损面19.8%,亏损金额2.3亿元,增长83.9%。其中:区属工业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5%,亏损企业9户,亏损金额0.4亿元,增长44%。

四、建筑业

全区共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87个,占建筑安装施工企业97个的89.7%,全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增加值31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8.4%。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税金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1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3.4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房屋竣工面积21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41.1亿元,增长2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3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投资76.56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投资154.19亿元,增长28.6%。商品房销售面积249.6万平方米,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额82.4亿元,增长53.8%。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城乡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增长20%。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3亿元,增长2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7亿元,增长1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5.9亿元,增长2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1亿元,增长19.3%。非公有经济仍保持主体地位。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市场份额达69.6%,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

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187万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总额3169万美元,同比增长12%。

七、交通运输

2011年,全区共续建和启动交通建设项目21个、全长247公里。全区农村公路管养资金首次突破了1000万元,管养里程达866公里。1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公路管理站,落实了组织机构,配备了人员,建立健全了管养制度,使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体制日趋完善和规范,初步实现了“建一条、成一条、养一条、保一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