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民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全县申请列入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城4个,落实项目经费274万。共落实三项经费98万元。安排实施科技三项费项目7个,拨付项目资金98万元,;培育具有2个乡、村特色的示范园、示范村7个,新技术引进3项,注册商标2项,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文化、卫生及广播电视 文化工作成效显着。年末全县共有艺术事业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1个,文物事业机构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7个,全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36场(次),放映电影466场(次)。 2011年完成了影剧院改造工程及9个村级文化室和19家农家书屋建设,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以上,有线电视用户达2600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条件较大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维吾尔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5所,牧场医院1所,村卫生室3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拥有病床24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8人,其中:卫生防疫人员23人,医生68人。农牧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24765人,参合率达100.2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规模有序增长。根据县公安局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37570人,增长1.29%。其中:农业人口24821人,比上年末增长0.49%。汉族3571人,增长0.39%。全年出生人口697人,同比增长14.45%,出生率为18.67‰;死亡人口248人,增长14.81%;死亡率为6.64‰;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03‰。城镇人口12739人,城镇人口比重为33.9%,乡村人口24821人,乡村人口比重为66.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共计2339套,其中廉租住房1146套,公共租赁房377套,棚户区改造816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456套,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398套。 全县在职职工劳动报酬11922.7万元,增长11.61%;年平均工资40761元,增长11.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10.95元,增长2.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63元,增长9.9%。 十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稳定。2011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8197人,创收1699万元、同比增长19.5%。 安置各类人员实现就业1117人,完成3793人职业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4%;下降0.0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推进。为5233名城乡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757.75万元,发放物价补贴152.96万元,发放救灾物资393.93万元,农村低保人口医疗二次救助172.42万元,为60岁以上1663人发放养老金141万元,落实278名8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和免费体检政策。 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失业一年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低保、丧失部分劳动力残疾人和失业农民就业194人。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县有2657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离退体人员958人,增长16%,有2686人参加失业保险,有23的领取了失业保障金,有4731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2774人参加工伤保险,有3648人参加生育保险,有569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征缴率均达到10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征缴率均达100%。 注:1.最终核算以《和田统计年鉴-2012》刊发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1年未人口数为公安部门户籍人口数。 4.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旅游、招商引资、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数据为有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