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穆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邮电业务总量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69万元,下降18.2%;电信业务总量9711万元,增长9.1%。年末住宅电话用户6.3万户,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2万户,增长21.2%;乡村电话用户3.1万户,增长12.6%。移动电话用户13.3万户,比上年增长5.6%。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2.1万户,比上年增长50.0%。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1.7%。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53.7%;一般预算支出14.9亿元,比上年增长42.0%。完成税收总额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国家税收7.1亿元,增长16.6%,地方税收2.1亿元,增长23.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9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1亿元,增加3.5亿元。银行现金收入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银行现金支出137.1亿元,增长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6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存款余额25.6亿元,增加2.5亿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10.9亿元,增加1.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各类学校80所,其中:职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56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招生3296人,在校生10161人,毕业生4192人,教职员工1165人,其中专任教师977人;小学招生2799人,在校学生14368人,毕业生2138人,教职员工1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3人。幼儿园1所,班数58个,在园幼儿1633人。 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个,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75项,新品种26个,各类农业技术年推广面积480万亩次。共有39个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85%以上。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所,藏书6.75万册,文化馆2个,文物所1个,文物藏品128件,电影放映单位1个,档案馆1个,开放档案4.5万卷,共46.5万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4.25万户。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2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9个,诊所9个,卫生所、医务室54个,妇幼保健院1所,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所。床位数613张,卫生技术人员2125人,其中执业医师609人,注册护士558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 全年举办运动会、竞赛会12次。在省级以上竞技比赛中共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2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万人,农业人口16.5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50.7:49.3。出生人口3699人,出生率12.5‰;死亡2621人,死亡率8.9‰,人口自然增长率3.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94元,比上年增长21.3%。农民人均纯收入9003元,增长17.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2363元,增长22.1%。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242元,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8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万人,比上年增长5.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9万人,增长35.7%。参加失业保险5505人,增长1.1%。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6万人,增长2.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3万人,增长2.6%。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个,床位1376张,收养人员达到840人。 十二、能源和环境保护 初步测算,全市万元GDP能耗0.8147吨标准煤,其中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6045吨标准煤。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15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4.5%,比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1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4、本公报中的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报送的户籍人口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