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穆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527万元,增长15.0%。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40.2%。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62.9%;一般预算支出10.8亿元,增长41.1%。完成税收总额7.6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国家税收6.1亿元,增长28.5%,地方税收1.6亿元,增长62.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2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6亿元,增加6.6亿元。银行现金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银行现金支出134.3亿元,增长25.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0亿元,比年初增加3.4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存款余额23.1亿元,增加2.7亿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9.8亿元,增加0.7亿元。 保险完成保费收入822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寿险收入7340万元,下降24.8%;财产险收入888.3万元,增长12.6%。赔付额918.3万元,下降7.1%,其中:寿险赔付289万元,下降43.6%,财产险赔付629.3万元,增长3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各类学校95所,其中:职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70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招生3694人,在校生11817人,毕业生4428人,教职员工1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067人;小学招生2737人,在校学生15218人,毕业生2429人,教职员工1677人,其中专任教师1508人。幼儿园2所,班数57个,在园幼儿1744人。 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5项,新品种38个,各类农业技术年推广面积510万亩次。共有40个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85%以上。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9%,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所,藏书6.8万册,文化馆2个,文物馆1个,文物藏品128件,电影放映单位1个,档案馆1个,开放档案4.5万卷,共46.5万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4.25万户。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2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9个,诊所9个,卫生所、医务室54个,妇幼保健院1所,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所。床位数732张,卫生技术人员2137人,其中执业医师532人,注册护士466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12.9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9%。 全年举办运动会、竞赛会26次。在省级以上竞技比赛中共获金牌15枚、银牌3枚、铜牌6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万人,农业人口19.1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50.9:49.1。出生人口1622人,出生率5.0‰;死亡565人,死亡率1.7‰,人口自然增长率3.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2元,比上年增长30.2%。农民人均纯收入7654元,增长19.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0123元,增长11.6%。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51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53平方米,增加0.04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8万人,比上年增长16.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万人,增长0.5%。参加失业保险5445人,增长1.1%。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575人,增长23.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405人,增长51.0%。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个,床位688张,收养人员达到537人。 十二、能源和环境保护 初步测算,全市万元GDP能耗0.8624吨标准煤,其中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6847吨标准煤。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10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1%,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1平方米,增长21.3%。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