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8 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沙县统计局

2012年3月20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对接主轴战略,持续打好“六大战役”,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35亿元,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0.46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2亿元,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8593元。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情况:第一、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1:50.9:32.0调整为15.6:52.8:31.6。三次产业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4%,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7.7%,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为65.7%,拉动GDP增长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6.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为2.1%,比上年末下降0.57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31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08人,实现转移就业6718人。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并实现收支平衡。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6.72亿元,增长33.3%;基金收入15.87亿元,增长56.5%;上缴中央收入3.4亿元,增长19.0%。全县财政支出10.69亿元,增长25.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3亿元,同比增长4.9%。粮食播种面积23.21万亩,增长1.5%;粮食总产量8.97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16.03万吨,增长5.6%;蔬菜产量20.05万吨,增长6.0%;花生产量2123吨,增长6.6%;烟叶2596吨,增长12.5%;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

林业发展良好。完成林业产值8.84亿元,增长8.1%,完成造林更新面积7.97万亩,增长102.3%;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2.8万亩,增长93.9%;成林抚育面积6.5万亩,增长15.7%。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75.5%。主要林产品产量有所增长。松脂2098吨,增长11.1%;笋干18071吨,增长11.5%;油茶籽4319吨,增长1.7%。木材生产量29.28万立方米;销售量19.15万立方米。

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肉蛋总产量达31932吨,增加796吨,增长2.6%;其中,肉类产量27144吨,增长2.1%;禽蛋产量4788吨,增长4.9%;生猪出栏28.55万头,增长1.6%;家禽出栏414.19万只,增长1.8%。

渔业生产较上年有所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715吨,增长4.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03万千瓦,同比增长4.5%;种植机械动力3.58万千瓦,增长17.0%;排灌动力机械729台,增长1.5%;拖拉机1123台,增长7.16%;农用运输车276辆,下降17.9%;联合收获机107台,增长2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25.14亿元,同比增长4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6.52亿元,增长49.8%,规模以下工业产值8.62亿元,增长19.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0亿元,同比增长27.0%。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72家,同比增加3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6.52亿元,增长49.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工业产值0.12亿元,下降3.8%;集体企业完成工业产值0.95亿元,增长20.1%;股份制企业259.82亿元,增长5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2.63亿元,增长34.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00亿元,增长61.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132.81亿元,增长49.4%;重工业产值183.71亿元,增长50.2%。初步形成了生物及食品、林产加工、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232.63亿元,增长44.7%。其中:生物及食品制造业完成产值42.56亿元,增长49.2%;林产加工业完成产值87.58亿元,增长36.3%;化工新材料业完成产值48.96亿元,增长55.4%;机械制造业完成产值53.53亿元,增长46.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0.6%,同比上升47.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上升0.4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1.4%,上升2.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4%,下降14.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30.76万元/人,增加6.24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呈加快趋势,年周转达4.2次,增幅为0.8%;实现税金总额5.33亿元,增长39.4%;利润总额8.92亿元,增长40.1%。亏损企业数14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8%。

全县共有三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6家,同比增加2家,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5.03亿元,增长3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59万平方米,增长11.8%,其中:房屋竣工面积89.52万平方米,增长6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百亿元,达104.63亿元,增长18.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89.00亿元,增长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12.90亿元,增长179.8%。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3亿元,增长99.3%;第二产业投资42.69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投资43.67亿元,增长9.0%。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44亿元,增长16.3%,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0.57亿元,增长44.3%;商品房施工面积92.04万平方米,增长30.1%;竣工面积19.01万平方米,增长25.8%;商品房销售面积20.9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79亿元,分别下降48.9%和38.0%。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取得新成效。三明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基础设施、金古经济开发区二期(南区、东区)基础建设、海西三明现代物流园产业开发区基础建设、省道304线官庄至金沙园段改造、向蒲铁路三明北站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省道304线官庄至夏茂段改造、大洲大桥及连接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厦沙高速公路、鹰厦铁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老潘头(福建)食品有限公司黄酒生产项目、福建省金煌能源科技项目、福建汇华缸套生产项目、沙县小吃文化城(三期)、海西三明现代物流园开发区迎宾大道及连接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