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98起,同比下降25.6%,死亡83人,同比下降5.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473起、死亡73人,分别下降20.2%和6.4%;火灾事故发生18起,同比下降75.7%,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实现低速增长。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47.11万户,户籍总人口126.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798人,出生率为7.72‰;死亡人口8500人,死亡率为6.7‰;全年自然增加人口1298人,自然增长率为1.02‰。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26元,比上年增长15.82%。其中,工资性收入4601元,增长52.08%;家庭经营收入4410元,下降9.41%;财产性收入120元,增长下降32.03%;转移性收入495元,增长104.9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94元,比上年增长12.43%。其中,食品支出1917元,增长9.33%;衣着支出370元,增长47.1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50元,下降0.2%;交通和通信支出730元,增长44.19%;医疗保健支出463元,增长34.1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98平方米。 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9元,比上年增长12.01%。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748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3786元,经营净收入790元,财产性收入674元,转移性收入2234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6.5%、2.9%、2.5%、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19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食品支出4738元,增长18.31%;衣着支出1836元,增长8.94%;交通和通信支出2878元,下降11.19%。受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影响,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显着增加,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达到33.3%。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8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28万人,增加7.1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9万人,增加1.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61万人,增加0.2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08万人,增加1.89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人数达40.37万人,增加2.18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66万人,参保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9.7%。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60人,增长0.63%;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56万元,增长28.5%;月人均保障标准214元,比上年提高49元。年末全市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9389人,增长5.44%;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08.7万元,增长63%;年人均补差1056元,提高240元。全年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874.3万元,增长14%,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率达到75%。年末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62个,比上年增加1个;床位6116张,增长4.53%;收养5147人,增长4.3%。社会福利企业40家,安置残疾人员2002人。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莱芜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公报中所列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