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樟树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6 宜春市樟树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1亿元,增长19.1%,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0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亿元,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28亿元,增长56.2%;零售业零售额22.92亿元,增长14.0%;住宿业零售额0.17亿元,增长8.9%;餐饮业零售额4.64亿元,增长19.8%。

全年全市引进境外资金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8%;引进国内市外资金24.90亿元,同比增长12.77%。全年全市外贸出口6295万美元,增长278.1%,同比提高299.95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宜春市高出210.2和208.8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完成旅客运输量462万人,增长2.7%;完成货物运输量1379万吨,增长43.2%。货物运输周转量294010万吨公里,增长50.4%。其中,铁路运输周转量42196万吨公里,增长1.0%;公路运输周转量213024万吨公里,增长61.2%;水运运输周转量20373万吨公里,下降5.7%。旅客运输周转量40037万人公里,增长7.0%。其中,铁路运输周转量25567万人公里,增长9.3%;公路运输周转量14470万人公里,增长3.1%。樟树港埠货物吞吐量128.3万吨,增长22.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量4081万元,增长5.1%;固定电信业务量3362万元,下降25.4%;移动电话业务量14350万元,增长30.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9100门。固定电话用户76162户,其中城市用户30700户,乡村电话用户45462户。新增移动用户40000户,年末达到290000户。宽带网用户达36000户,增长34.9%。

全年共接待来樟旅游观光者19.2万人,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海外人士784人次,增长12%;旅游总收入4408万元,增长28%,其中外汇收入26.92万美元,增长25%。

七、金融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9.77亿元,增长16.9%,比年初增加18.73亿元,同比多增0.1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63亿元,增长13.0%,比年初增加10.21亿元,同比减少2.44亿元。人民币各项货款53.86亿元,增长32.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18亿元,同比多增3.55亿元。其中,短期货款30.35亿元,比年初增加7.15亿元,同比多增2.37亿元,增长30.8%,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中长期货款23.49亿元,比年初增加6.77亿元,同比多增2.23亿元,增长40.5%,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9344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44万元,增长26.4%;人寿险保费收入12400万元,增长55.9%。支付各类赔款70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财产险赔款4592万元,增长71.8%;人寿险赔款2458万元,下降18.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为8155人、20008人和4401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179人,特殊学校在校生284人,拥有幼儿园91所,在园幼儿15271人。

高考再创佳绩。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4464人,录取率88.34%,一本、二本以上上线率均列宜春市首位。

全年全市科技项目计划4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通过鉴定与验收12项,获得地区以上奖励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10件,专利授权量129件。全年共有仁和、四特等5家企业荣获江西省创新型企业称号;仁和可立克等13个商标荣获省着名商标。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专业剧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20个。全市共有乡级广播电视站18个,有线电视用户38200户,其中农村用户16120户。《樟树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等4个项目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录;我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年未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4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疗养院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6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92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108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9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9人,注册护士817人。

全年全市在地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27枚金牌、16枚银牌和23枚铜牌。全年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我市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比赛,获得6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55.70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7905人,出生率13.5‰;死亡人口3551人,死亡率6.06‰;自增人数4354人,自增率7.44‰。

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609.53元,增加848.53元,增长14.73%,同比提高2.73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899元,同比增加2182元,增长10.05%,同比提高3.45个百分点。

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76万元,支持个人创业小额贷款占总数的比例达到70.6%。市财政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安排资金270万元;弥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资金6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安排资金100万元。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281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17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8063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0241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800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500人。

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个,提供床位3071张,收养3071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837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744.5万元。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85.1%。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2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7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1.84%。工业废气治理设施75套,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7.97%,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达标率92.56%,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1.78万吨,综合利用量11.78万吨,综合利用率100%。

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新城区控制性及修建性详规编制、滨江区域城市形象设计,高品位启动了滨江建筑群建设。仁和大道路面工程全面完工,四特大桥、盐城大道、滨江大道、葛玄路延伸拓宽改造、共和东路延伸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新启动了城区9个公园建设,其中福城公园、东湖公园、怡心公园、仁和公园基本竣工;城区“11238”公共绿地建设基本完成,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8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