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永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千方百计谋进位,齐心协力求赶超,全力以赴加快发展,使全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总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56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572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62328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68360万元,增长16.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45.9:30.0调整为22.5:47.2:30.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财政收入取得突破,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198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2%,连续5年实现20%以上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883.2万元,增长35.4%。财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两个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42067.9万元,增长53.3%,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80.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1877万元,增长28.2%。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县年末从业人员27.55万人,比上年增加800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4000余人,跨省劳务输出7.9万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6496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4.4%。粮油、蚕桑、蔬菜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02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3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242公顷,桑园面积1029公顷。粮食连续8年实现增产,全年总产量达297029吨,比上年增加11692吨,增长4.1%;油料产量22411吨,比上年增加1106吨,增长5.2%;蔬菜产量79796吨,减产6.8%;蚕茧产量889吨,减产4.6%。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733公顷,着力抓好了“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5.6万亩,四旁(零星)植树208万株。全年肉类总产量31449吨,增长8.1%,其中猪肉产量24027.9吨,增长9.3%。生猪出栏312876头,增长1.6%。年末生猪存栏142960头,增长0.8%。全年水产品产量15179吨,其中,养殖产量14450吨,比上年分别增长0.1%和3.8%。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快发展了“一村一品”专业村和农业龙头企业,新兴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了、金银花、井冈蜜柚、白茶等新型农业产业,新发展井冈蜜柚6000亩、白茶812亩、金银花1500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1751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8922千瓦,增长2.6%;联合收割机396台,增长17.9%。实际机耕面积45701公顷,增长5.1%;机械收获面积27194公顷,增长5.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69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58吨。水利实施不断完善,完成了7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推进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600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2147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6%,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756万元,增长20.9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水泥产量11.9万吨,比上年增长70.48%;漆包线6005吨,下降43.29%;洛克沙砷3630吨,增长7.59%;白厂丝223吨,增长37.65%。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年全部工业产品销售率99.0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2103万元,增长67.47%;实现利润80075万元,增长86.07%;实现利税116398万元,增长59.51%。 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年末园区工业企业达55家,从业人员13188人,增长12.9%。全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5396万元,增长58.0%;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824622万元、92292万元和132918万元,分别增长58.4%、116.7%和72.4%。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617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2684.5万元,实现利润1116.8万元,上缴税金186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35.0%、5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052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3687万元,增长53.6%;农村投资65615万元,下降23.5%。 园区建设成效显着,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2亿元,新报批工业用地890亩,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200亩;新引进的罗星产业园跻身全省重大工业调度项目;铜制品、皮制品、药化、茧丝绸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明显提升,铜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9家,皮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20家,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年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面貌不断改善。全县城镇化率达40.33%,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城区建设步伐加快,袍田新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市政广场全面竣工并投入施用;综合档案馆、城北中医院完成主体工程;行政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秀水路、禾川西大街和三湾大道二期等“白改黑”工程基本完工;站前西路建设有序推进,滨江路堤工程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怀忠、里田、高桥楼等一批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品位有效提升。 交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衡茶吉铁路文茶联络线正待铺轨,吉莲高速公路永新段路基初步成型,高速公路连接线一期工程基本实现垫层通车,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319国道茅坪至小沙段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完成通村公路改造提升56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636.7公里。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商品房竣工面积79399平方米,增长95.7%;商品房销售面积40080平方米,下降51.5%,商品房销售额14028万元,下降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