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临沧市统计局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金融风险意识增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00.4亿元,比上年增加55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45.8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4亿元,比上年增加25.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17.7亿元,比年增加49.6亿元。其中短贷款55.4亿元,比上年减少14.3亿元,中长期贷款162.3亿元,比上年增加35.3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13家。完成各种

保险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九、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

全市有大专学校1所,在校学生6041人,专任教师34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在校学生38730人,专任教师784人。普通中学120所,在校学生123768人,专任教师7177人。普通小学1152所(含教学点),在校学生199618人,专任教师13179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368人,专任教师35人。幼儿园62所,在校学生43882人,专任教师881人。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34项,其中国家5项,省级29项,申请专利44件,获得授权30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2户。

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9个,印发《临沧日报》365万份。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4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座;广播覆盖率95.52%,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96.28%,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组织了“鱼水情杯”、篮球赛、穿城赛、“腾飞杯”业余运动会、登山赛以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共获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9枚。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34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4773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862张,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39人。新农合参合率到达96.8%。

十、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产(商)品质量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城镇人口75.14万人,城镇化水平30.7%。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城镇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5493公顷,比上年增长23.6%,森林覆盖率60.56%,累计建成农村沼气池17.9万口,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1%,化学需氧量54799吨,氨氮324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8091吨,氨氧化物9119吨。

产(商)品质量提高。全市共抽(送)样检验1755个批次的产(商)品,合格1496个批次,综合合格率为85.24%。其中:食品检验1017个批次,合格892个批次,合格率为87.71%。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全市常住人口244.77万人,比上年增长6.5%,出生率12.96‰,死亡率6.76‰,自然增长率6.20‰。年末户籍人口235.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0.33万人,非农业人口25.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95.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0.4%。计划生育率为96.88%,综合节育率为88.75%。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0202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84元,比上年增长3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上涨24.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8%,比2010年下降6.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59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比2010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5%。

年末有8.36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4.37亿元,支付养老保险3.2亿元。参加医疗保险职工21.52万人,收缴医疗保险0.22亿元,支付医疗保险0.2亿元,参加生育保险职工7.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5.5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83.9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3万人。

年末拥有收养性福利机构27个。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1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3亿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28亿元。

注: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年报统计数据以《临沧市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