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兴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兴城市统计局 2011年3月10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农业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基调,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巩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经济在应对严峻挑战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在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共建共享中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全市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二产业增加值18.32亿元,同比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28.88亿元,同比增长28.8%。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14.3%,三季度增长22.6%,四季度增长23.6%。三次产业构成为22.4:30.1:47.5。 2010年我市GDP总量比2005年增加33.7亿元,年均递增17.5%。 二、农业 2010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农业总产值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林业总产值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牧业总产值9.02亿元,比上年增长80.4%,渔业总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今年虽然遭受水灾,但我市主要农产品做到大灾之年不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22.4万吨,比上年仍略有增长;蔬菜总产量11.2万吨,比上年增长4.4%;水果总产量7.1万吨,比上年下降1.9%;肉蛋奶总产量10.3万吨,比上年增长60.8%;水产品总产量16.6万吨,比上年下降18.9%;林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实现荒山造林227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71公顷。 一年来,我市设施农业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建省级日光温室蔬菜小区504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50个,海滨、南大、高家岭、三道沟等乡镇的设施农业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全年共完成重点水利骨干工程74项,再次夺得省农建“大禹杯”。完成滨海公路沿线绿化890亩,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完成沼气池建设800座。农事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发展了年屠宰4000万只肉食鸡的九股河食品公司等17家农事龙头企业。“红崖子花生”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发放粮食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和农业保险等各项惠民补贴共计8278万元。 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8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全市总用电量5862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农村用电量317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我市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6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99905万元,比上年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939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产值695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9.6%,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9.4%。 2010年,我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803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6426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6%;房屋竣工面积101978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8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6%。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87566万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0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房屋施工面积64001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0382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1%;办公楼施工面积768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2434万元,比上年增长37.4%。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在道路建设上,完成了总长7公里的首山路、黎明路、钓鱼台路、碧海雅居路路基工程;完成了总面积5430平方米的七彩城等街巷道路改造工程;新修了0.7公里的兴海中街;大修了6.7公里的兴海北街,兴海北街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市民面前。在桥梁建设上,改造了康宁桥、川北桥、温泉桥,河东路南延东河桥工程过半。加快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交通基础设施齐全,城乡公路网络化,道路交通快捷畅通,为我市经济建设当好先行。 2010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836万元,比上年下降3.9%;邮政业务收入实现2644万元,比上年增长5.2%。电信业务收入实现4657万元,比上年下降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拥有量约达30余万户。 充分发挥兴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交通便捷优势和区位优势,强化行业管理,挖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城、泉、山、海、岛"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使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健康、和谐、上升和良好态势。全年来兴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3.7%。 六、内、外贸易业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911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65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6.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920万元,比上年增长52.6%。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505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7%。 七、财税与金融 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144万元,比上年增长50.3%,地方财政收入99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8%。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26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地方财政支出176507万元,比上年增长57.7%。其中,农业支出17556万元,比上年增长47.9%;教育支出22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全年各项税收总额实现58566万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国税实现1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地税实现40566万元,比上年增长73.2%。 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34199万元,比上年增加13212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2515万元,比上年增加10669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90039万元,比上年增加124654万元。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0年,我市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4亿元,实施了5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在地下管网改造上,新铺城市截污管道18.2公里、排水管道4.6公里、供暖管道20公里、供水管道21公里。在河流治理上,完成了全长4.8公里的温泉河综合治理,共清淤7万立方米、坝体护砌1.5万立方米、沿线绿化5.6万平方米;全长5.7公里的兴城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开工,1.5公里的临河大街坝体路基工程已完工。在城市美化、绿化、亮化上,新铺人行步道方砖9.7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新安高架灯4盏、路灯213盏、景观灯762盏。加强城市管理,共规范取缔各种流动商贩2536人次、露天烧烤50处,规范牌匾50处,清理违章占道3896次,拆除违章建筑49起,彻底铲除脏、乱、差顽症,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