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大余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赣州市大余县统计局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电信业务收入293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0145户(含小灵通用户383部),比上年增加290户;移动电话用户141000户,新增17356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9部/百人(含移动电话),年末互联网用户数17593户,增长24.1%。

全年接待旅游观光人数8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01万人次,增长33.7%;国内旅游人数76.09万人次,增长29%。旅游创汇收入6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6%,国内旅游收入4.94亿元,增长23%。2011年丫山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入选“江西十大新旅游景区”。

八、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全年新签外资合同个数8个,比上年减少17个,新签外资合同金额3781万美元,减少58.9%,实际引进外资6050万美元,增长2.5%。新签内联合同个数22个,比上年增加3个,新签内联合同金额23.38亿元,增长19%,实际引进内联资金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外贸出口总值798.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4.6%。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5602万元,比年初增加92828万元,增长1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7824万元,比年初增加59571万元,增长18.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9494万元,比年初增加38625万元,增长1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6764万元,比年初增加2817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6495万元,比年初增加9148万元,在中长期贷款余额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6015万元,比年初增加6582万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7103万元,比上年下降11.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62万元,增长25.4%;人身险保费收入4341万元,下降24.9%。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304.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512万元,人身险各类给付支出1792.4万元。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普通中学招生5189人,比上年增长12.2%,在校学生14182人,比上年增长4.9%,毕业生4129人,增长0.9%;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数486人,增长2.7%,在校学生1339人,减少22.6%,毕业生417人,减少56.5%;小学101所,招生数5914人,比上年增长36.4%,在校学生27480人,增长13.3%,毕业生数3832人,增长3.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58.87%。幼儿园在园人数13917人,比上年增长4.3%。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145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5千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158件;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6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1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中心防保站5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53人;医院实有病床位992床。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307008人,比上年增加1320人,其中农业人口217535人,非农业人口89473人。人口出生率11.83‰,自然增长率5.99‰,分别比上年下降1.68和0.91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3元,比上年增加1123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381元,比上年增加573元,增长11.9%;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688元,比上年增加2636元,增长11.4%。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2307元,比年初增加1896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8.1和33.5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4平方米和2.8平方米。

十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59662人,比上年增加5099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4418人,农村从业人员11524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2805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0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116人,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77778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0.36万人,参合率达96.69%。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07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743人。

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0人,城镇低保人数8703人,农村低保人数9215人。

十三、资源和环境

全县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49662亩,园地面积76646亩,林地面积1617743亩。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60公顷。全年森林活立木蓄积量542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686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4.4%。

全县空气质量为二级,饮用水源水质为Ⅲ类,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为100%,城镇噪声达标率100%。(撰稿:谢宝新审核:郭文达)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总人口为公安部门统计数据,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按计划生育部门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