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郴州市桂阳县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需遭受较大冲击。2011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705万美元,下降8.2%,同比下跌3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27万美元,下降9.4%;进口78万美元,增长66%。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558万美元,下降8.3%,加工贸易出口147万美元,下降5.2%;从出口商品看,出口石墨2356万美元,下降15.5%,棉布102万美元,下降27.6%;从出口的国家看,出口给日本2603万美元,英国102万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8个,实际到位外资6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7%;新引进内资项目79个,实际到位内资19.99亿元,增长20.5%;外派劳务170人,增长21%。从行业引资看,工业引资占主导。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部到位外资的100%;工业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6.6亿元,增长43%,占全部到位内资的83%。

旅游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3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8.6亿元,增长2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全社会货运量6295万吨,增长22%;客运量1501万人次,增长31.3%;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9.4亿吨公里,增长22.3%;旅客周转量3.93亿人公里,增长31.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6962万元,增长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54万元,增长9.3%;电信业务总量22705万元,增长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01万户,新增3.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7.3户/百人;互联网用户3.22万户,新增1.7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县财政总收入15.52亿元,增长40.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7亿元,增长58.9%,上划中央“两税”3.6亿元,增长1%,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1.0亿元,增长122.8%。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63亿元,增长28.7%;非税收入4.65亿元,增长122.2%。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0.1%。

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82亿元,比年初增加19.2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个人存款余额84.16亿元,新增12.98亿元,同比增长38.5%;单位存款余额23.75亿元,新增6.1亿元,同比增长175.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69亿元,新增9.73亿元,同比增长7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76亿元,新增4.41亿元,同比增长16.9%;中长期贷款余额18.93亿元,新增5.34亿元,同比增长249.2%。

保险事业趋向饱和。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327万元,同比下降3.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8953万元,下降10.8%;财产险保费收入3374万元,增长22.5%。各项赔付支出2307万元,增长36.6%,其中:人身险赔款支出894万元,增长2.25倍;财产险赔款支出1413万元,下降4.7%,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18.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能力不断创新。全县1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70%。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专利申请112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授权专利55件。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193批次;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68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0%。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2个。年末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39个,地震台站1个。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6所,中心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07人,在校学生1962人;普通高中招生2643人,在校生6518人,毕业生2093人;初中招生11162人,在校生32186人,毕业生8090人;普通小学招生13984人,在校生81594人,毕业生11414人;特殊教育招生7人,在校生68人,毕业生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789人。各类民办学校3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94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农家书屋210家,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免费送戏下乡70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全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件,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或发表各类作品51件。其中《桂阳湘剧》获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承鸿创作的《党在我心中》获全国“阳光少年热爱党”电脑小报设计优秀奖;曹腾飞、李谋香参赛的《铡美案》、《武家坡》、《泼水》、《千里送京娘》在“2004-2010年度湖南戏剧芙蓉奖”大赛中摘金夺魁;少儿男声独唱《我爱这蓝色海洋》、《妈妈的生日》均获湖南省第八届“三湘蒲公英”赛金奖。

广播电视升级加快。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72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8.9%;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3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2237张,卫生技术人员224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3人,注册护士933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211个,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195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6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8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12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2个。全县运动员参加国家级比赛夺取冠军3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占补得到平衡。全县批准建设用地14.7995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2725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4.339公顷。补充耕地122.5公顷,净增加耕地122.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07公顷。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实现占补平衡。

矿产资源勘探进一步加强。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2个,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1个。

水资源供需平衡。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036立方米。总用水量3.512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13.18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1022.7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910万立方米。

城市环保明显好转。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2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5分贝。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控制区面积为14.2平方公里。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2921.2吨和4130吨;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