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3 郴州市桂阳县统计局

桂阳县统计局

2012年3月20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桂阳”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以赴谋发展,先行先试扩开放,千方百计促转型,攻坚克难上项目,坚持不懈惠民生,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67.02亿元,增长14.3%。

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8%、64%和32.2%,分别拉动GDP增长0.6、10和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1:50.4:33.5,其中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

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79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21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1%;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6亿元;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504人。城镇污水处理率6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71.6%;新增廉租住房1200套;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相机45个。城乡居民就业环境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2.26亿元,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17.42亿元、1.68亿元、11.73亿元、1.01亿元,分别增长3.7%、5.5%、2.8%、5.1%。粮食种植面积55.1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0公顷,产量27.86万吨,增长1.6%;烤烟种植面积15.3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60公顷,产量3.72万吨,增长2.8%;油料种植面积7.58千公顷,增长9.2%,产量1.4万吨,增长9.2%;蔬菜种植面积11.58千公顷,下降8.2%,产量33.3万吨,下降9.8%。全年出栏生猪86.37万头,下降6.8%;出栏牛1.14万头,减少200头;出栏羊5.52万头,下降1.3%;出笼家禽304.6万只,增长2.9%;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0.3%。

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国家级(享受国家级待遇)1家;省级4家。龙头企业总产值20.18亿元,增长35.5%;带动基地总产值9.13亿元,增长8%;实现销售收入17.14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1.09亿元,增长15%。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5个,合作组织成员9896人。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50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3亿元,完成土石方480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3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15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2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7.69万千瓦,同比增长6.5%。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改造县乡公路15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5公里,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个,建设农家书屋210家,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站点14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206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个、通宽带行政村15个,改造行政村配电网5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解决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2.61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33.%,重工业增长24.3%;公有制经济增长14%,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7.62%。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0.31%,小型企业增长20.2%;高技术行业增长30%,高耗能行业增长18.7%;采矿业增长8.1%,制造业增长27.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8.5%。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建材、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4%、45.6%、11.1%、49.8%、42.4%。园区发展加快,年末园区集聚规模工业51家,实现增加值4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39.25万吨,下降11.2%;铁矿石4.2万吨,下降49.2%;铅精矿2.02万吨,增长12.3%;锌精矿4.38万吨,下降13.1%;钨精矿750吨,增长1.2%;硫铁矿5.52万吨,增长17.5%;发电量24.7亿千瓦时,增长17.3%;水泥134.57万吨,增长50.2%;铅8.56万吨,下降29.1%;白银159吨,下降17.6%。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0.45亿元,增长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56亿元,增长42.9%。全县25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5.86亿元,增长20.3%;制造业利润总额9.23亿元,增长64.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4756万元,增长14.6%。

新型工业的引领作用增强。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00.75亿元,增长20.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3%。其中高技术行业、电子信息、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4%、68.4%、33%、11.1%。全年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115家,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5%,比上年增加39家。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0494万元,增长24.4%,比上年加快14.1个百分点,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99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25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6个,已投产项目132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73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省分配高速公路项目投资10.39亿元;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投资120.04亿元,增长36.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下降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9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44.6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0.8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0.7%。全年共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16个,完成投资106亿元。

房地产市场适度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74亿元,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39.25万平方米,增长26%;销售金额9.66亿元,增长79.6%。新增公共租赁住房420套;新建城镇廉租住房8.4万平方米,为1200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78亿元,增长19.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67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汽车类增长26.2%;家电类增长32.3%。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累计销售家电43628件,增长56%,销售金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家电下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400万元,同比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