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朔州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和“三新一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与上年持平,占生产总值比重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19.9%,比重占58.3%;第三产业增加值311.0亿元,增长10.5%,比重占36.4%。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9.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2亿元,增长14.0%;房地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2.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692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695美元。 价格: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1%。 就业: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其中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23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7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比省定4.2%的目标低2.1个百分点。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0万公顷,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2.9万公顷,下降4.3%。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4万公顷,增长0.3%。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9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玉米78.1万吨,增长12.0%。 畜禽产量:据畜情监测结果显示,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7万吨;羊肉产量2.1万吨。牛奶产量43.6万吨,禽蛋产量1.7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22.8万头,存栏21.7万头;牛出栏7.1万头,存栏16.9万头;羊出栏105.1万只,存栏137.7万只。 农业机械: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4.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1%。机械耕地面积24.3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9.6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7%、22.1%和5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全年全市原煤产量1.9亿吨,比上年增长16.3%。洗煤1.2亿吨,增长1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煤炭、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7.9亿元和69.4亿元,分别增长43.8%和14.3%;食品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亿元和32.3亿元,分别增长19.2%和66.7%;新兴接替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0亿元,增长44.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和1.9亿元,分别增长134.4%和4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实现利润174.59亿元,增长61.8%。 建筑业: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城镇投资461.9亿元,增长34.6%;农村投资12.7亿元,下降1.1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9.2亿元,下降7.3%;第二产业投资303.6亿元,增长30.7%;第三产业投资161.8亿元,增长42.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272.5亿元,增长30.3%;非国有投资202.1亿元,增长37.6%。 在工业投资中,传统产业(煤炭、电力)投资合计247.4亿元,增长32.3%;非煤、电投资227.2亿元,增长34.6%。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51个,新开工项目2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6个,计划总投资1080.5亿元,完成投资348.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3.4%。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23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24.3%;新增固定资产162.8亿元。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15.1亿元,增长4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4亿元,下降52.1%。 五、能源 能源生产: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3亿吨,比上年增长16.7%;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97.6万吨,下降15.5%。 能源外调: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1.1亿吨(含洗精煤),比上年增长9.1%。 能源投资:城镇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49.6亿元,增长14.1%;电力工业投资82.7亿元,增长46.4%。 电力消耗: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80.2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5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1.9%;第二产业用电70.1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87.4%,其中工业用电68.7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5.7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3.6%。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城镇零售额126.1亿元,增长17.7%;乡村零售额38.0亿元,增长17.3%。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3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进口额12461万美元,增长10.6%;出口额1481万美元,增长53.1%。 招商引资:全年全市新批准外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外资11588万美元,增长76.7%。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7公里,新增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66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85公里。 邮电: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0.6亿元。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1.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6.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5.1万户,年末达到137.4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1.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9.6部/百人。全市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4.8万户,增长22.6%。 |